东西问·中国石窟丨程耀东:须弥山石窟如何见证丝路古道上的多民族融合?

发布时间:2024-12-30 16:23:47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社 银川8月25日电 题:须弥山石窟如何见证丝路古道上的多民族融合?

  ——专访宁夏固原市文史专家程耀东

   中新社 记者 李佩珊

  编者按:   石窟,凝结人类智慧,汇聚多元文化,记录文明交流。作为石窟遗产大国,中国石窟璀璨如繁星,散落中华大地,串联中华文明发展足迹,勾勒中外文化交流图景。 中新社 “东西问”自8月20日起特推出“中国石窟”系列策划(二),带读者穿越古今,一眼千年,领略中国石窟之美,洞见文明互鉴之光。

  以佛家谶语“须弥”为名的须弥山石窟,是丝绸之路上大大小小石窟中的一个代表。须弥山石窟屹立千年,见证着丝路古道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变迁与风云际会。须弥山石窟为何选址建在宁夏固原?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体现着什么样的艺术价值和时代特征?近日,宁夏固原市文史专家程耀东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须弥山石窟为何建造在宁夏固原?

  程耀东:总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的须弥山石窟群,修建在西北内陆的宁夏固原市境内,与古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佛教东传有着密切关系。

  固原地处陆上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交通要道,东西方往来的商人、僧侣和贡使曾云居于此,使固原成为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城”。由于地势险要,历代在固原都曾设关制卡,使这里成为通往关中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同时,固原地处中原与边地过渡带,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在此碰撞交融,促进了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对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

  同时,石窟的开凿对周边地理环境有很高要求。须弥山周边有明显的丹霞地貌,石质较为松软,有利于石窟的开凿。

航拍须弥山石窟一景。  (受访者供图)

  须弥山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当时的统治阶层大多有浓郁的崇佛背景,再加上北周政权奠基人宇文泰将其子宇文邕寄养于柱国大将军李贤家中,对原州(今属固原市)开始着意经营,使得固原在当时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可以说,固原是宇文家族的“发迹地”,这为须弥山石窟的开凿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

  与此同时,固原本土成长起来的李贤、田宏、蔡祐等官员对须弥山的开凿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加之在佛教兴盛的南北朝时期,东西往来的商贾大多信奉佛教,经过此处时,多有人为须弥山石窟的开凿给予经济资助,成为须弥山石窟的供养人。

   中新社 记者:为何说须弥山石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表现出了一定的民族地域性特征?

  程耀东:须弥山石窟现存洞窟160多座,造像1000余尊(其中500多尊保存较为完整),壁画200多平方米,碑刻16方,汉藏西夏文题记53则,明代石碑3通,分布在4平方公里的崖面上。这些石窟历经了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规模营造,宋、元、明、清各代也进行过修葺和完善。

  唐景云年间新修景云寺,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曾有过大规模修缮,并敕赐“景云寺”。到了元、明时期,佛教逐渐世俗化,须弥山还陆续修建了子孙宫、三清宫,甚至还修建了一座具有藏传佛教色彩的喇嘛塔,内容更加丰富。明英宗时期,曾敕赐“圆光寺”匾,让须弥山石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发展。

  须弥山石窟现存160多个石窟的千余尊造像中,保存着全国范围内目前已被发现的北周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窟群。

须弥山圆光寺北周45窟一景。 (受访者供图)

  可以说,须弥山石窟自始建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融入了许多新元素,与时俱进的同时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中新社 记者:须弥山石窟与丝绸之路上的其他石窟有何异同?

  程耀东: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佛教东传奠定了重要基础。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东而行,新疆拜城克孜尔、甘肃敦煌等地石窟中的佛像具有明显的“胡人”特征,而在须弥山石窟内,佛像则不同。据考证,第5窟唐代弥勒大佛坐像原型为武则天,具有明显的“汉化”痕迹,同时也体现了当时造像艺术的背景和审美时尚。

  北魏开凿的石窟,窟室多为中小型窟龛。造像面目清瘦,透露出秀骨清相之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造像多为身着圆领窄袖的胡服,迁都之后,造像多改为身着中原宽袍大袖的服装,这是北魏孝文帝服饰改制,对须弥山石窟造像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须弥山石窟中,现存造像最多的第45、49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周边的装饰性雕刻有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很具中国特色。同时,龛颔上的各种小佛和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姿势各异。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须弥山石窟最具代表性的第51窟内造像精美宏大,在国内各石窟中绝无仅有。因此,国内所有佛造像衡量是否为北周风格,都以第51窟造像为衡量标准,它也被北京大学考古学家宿白先生称之为“须弥之光”。

须弥山石窟第51号造像“须弥之光”。 祁学斌 摄

  总的来说,中国的石窟造像有雕塑和开凿两种形式和类型,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造像为泥塑,敦煌莫高窟为泥塑彩绘,炳灵寺造像大多为彩塑或者石胎泥塑,麦积山石窟仍是以石胎彩绘为主。须弥山石窟中的佛造像均采用石刻手法雕造,处在石窟造像泥塑与石刻的过渡带上,其造像艺术手法、精美度足以与更东的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石窟造像媲美。

  另外,“须弥”在梵语中的意思为“宇宙的中心”,目前虽还未发现史料解读为何以此命名,但可看到,当时的须弥山已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新社 记者:须弥山石窟经历了几次修复?

  程耀东:须弥山石窟屹立1500年,见证了固原地区的风云变化和丝绸之路的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在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须弥山石窟群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尤其是须弥山大佛还陆续出现各类裂隙延伸加剧、岩石表面片状剥蚀、造像风化脱落严重、彩绘褪色及粉化现象明显、造像表面污染等病害。

  应该说,须弥山石窟自从北魏开凿以来,历代均有过修复、改造和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的修复有两次。

  1982年,须弥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正是从那时起,须弥山石窟进入考古界、学术界专家的视野,有关须弥山石窟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1984年,须弥山石窟迎来首次加固整修保护工程,后经多次修缮,2020年4月开始,须弥山石窟再次启动“全面体检”“闭关治疗”,修复壁画,加固窟体。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固原市政府等层面出台了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工作方案、须弥山石窟保护条例等文件,须弥山文管所等相关部门先后实施了须弥山石窟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项目、须弥山文物保护管理及配套服务设施项目、文物本体保护等项目,使须弥山石窟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但不仅须弥山石窟,世界上其他露天石窟、岩画普遍面临风化危害的问题。也许再过若干年,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再看到须弥山石窟的宏伟面貌。因此,数字化修复是当前大规模修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须弥山石窟大佛像。 中新社 记者 李佩珊 摄

   中新社 记者:如何让须弥山石窟受到更多关注?

  程耀东:须弥山石窟堪称“中国十大名窟”之一,开凿如此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若无当时统治者的加持和地方官僚贵族的支持,恐无法成型。然而,无论在正史或地方志中,都未留下任何关于须弥山石窟开凿的记载。这让原本充满神秘色彩的须弥山石窟更加神秘。

  现阶段须弥山石窟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仍不够全面,唤醒大众对须弥山石窟的保护尤为重要。同时,须弥山石窟的研究与保护急需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团队的加入。

  另外,须弥山石窟景区的打造也需要更多文旅融合的新创意、新内容、新产品,让更多游客尤其是年轻人走进石窟、了解石窟,爱上石窟文化。(完)

  受访者简介:

  程耀东,民盟盟员,中国作协会员,固原市文史专家。先后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国内40多家刊物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万字,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读者》《经典美文》等转载,20余篇作品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漓江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的年度选本。曾获第7、8、9届宁夏文学艺术奖;固原市文化建设贡献奖等。出版散文集《在大地上过完一生》《大地温暖》等。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