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09:12:36 来源: sp2025010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行走在得风气之先的广东,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活跃,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从“一辆车”可见一斑——
打开机翼,启动,汽车“飞”起来了!这辆腾空而起的载人飞行汽车,由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穿梭广州街头的氢能源车,加满氢气,平均能跑约400公里;
在深圳,新能源汽车用“超级快充”,最快15分钟就能满电续航……
从“一辆车”看产业跃升: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广东省第八个超万亿元产业集群;氢能源车、低空经济等产业前瞻布局。
从“一辆车”见动能之变:创新成为引领广东发展的第一动力。2023年,作为地区生产总值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广东已连续35年领跑全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履坚实。
“一个个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鲜活故事,让我触摸到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深有感触。
锚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战略之举、长远之策。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
一根钻针,能有多细?
仅0.03毫米!用工业显微镜观察,约为头发丝直径的一半。如此细小的钻针,能完成上千次钻孔作业,不断裂、不卡折。
走进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臂挥舞、云平台监测,关键生产流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生产印刷电路板,单位面积打孔越多,能接入的线路越密,算力等性能就越强,但对微型刀具的要求也越高。”鼎泰高科公司董事长王馨说,“我们10余年专注研发一根针,最终完成微型刀具生产设备、涂层设备的国产化、智能化,产品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20%。”
从东莞电子厂的“打工妹”,到创办公司做钻针贸易,再到带领公司自主研发,成为微型刀具生产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王馨的奋斗经历,映照着广东企业靠创新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的历程。
“技术创新,是一点点‘啃’出来的,也是政府一点点帮出来的。”王馨回忆,这些年,相关部门帮着申请奖励资金,向企业开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协调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攻关。
为让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广东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说起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的主角,记者到访的几家企业的负责人如数家珍——
专门开辟一条赛道。今年4月,广州番禺区在广州大学城首批规划建设4个飞行汽车起降点,同步配套汽车起降、停放等基础设施。“这为我们飞行汽车测试、试验提供了场地,解决了大问题。”广东汇天公司副总裁仇明全说。
专门出台一项政策。2022年底,广州市出台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方案,提出“支持燃料电池整车企业和云韬氢能等重点企业联合各关键零部件企业形成创新联合体”。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强欣喜不已,“如今,创新联合体已有多项成果落地。”
专门做好一项配套。按规划,深圳年内将建造不少于1000座超级快充站,“超级快充和慢充收费基本持平,政府投资很长时间都收不回来。”负责超级快充站运营的深圳巴士新能源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叶锡东有笔明白账:“超级快充站的建设,能带动电池、新能源车企研发超级快充设备,激发上下游企业创新活力。”
告别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的老路,广东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快智改数转,以企业生产技术的整体提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广东研发经费投入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39%;拥有7.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国领先;华为、腾讯、比亚迪、美的、格力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势头正劲。
“广东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投入、90%的发明专利申请来源于企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表示,广东要在核心技术攻关中让企业挑大梁,将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中由企业主导的项目比例提高到80%以上,赋予企业技术路线制定权,支持企业作为“发包方”组织开展技术攻关。
产业出题、科技答题,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一款铜扁线,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研人员改造后,性能在行业内只能排中上等,却受到一家电子元器件生产龙头企业的青睐,为什么?
“因为刚刚好。”实验室研究员刘科海这样说,“先前,企业要到其他厂商购买性能更好的铜扁线,花了冤枉钱。我们给它定制的这款,性能虽不及前者,但足以满足生产需要,性价比更高。”
为精准对接、服务企业需求,地处东莞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不只像一般科研机构做样品,更做产品,并在此基础上与企业、资本、政府合作,把产品变成市场上的商品。
利用单晶铜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实验室研究员付莹带团队成立中科晶益(东莞)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高端铜材的研发与生产。他手捧一片薄薄的单晶铜铜箔,“别看只有巴掌大,用处可不小,在它上面铺设相关元器件材料,传输速度、导电性能等要比一般多晶铜铜箔好很多,市场前景广阔。”
办企业,实验室有良好科研与人才优势,成果转化收益的80%奖励团队,还有各类风险投资基金跟进。付莹说,这得益于广东近年来构建的全过程创新链——“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我们研究人员只需专心做好科研、服务市场,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这样的成果应用已初具规模。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迄今已引进培育25个创新创业团队,直接孵化产业化公司35家,销售合同金额达7.3亿元。
让付莹意想不到的是,办企业开辟新赛道,还顺带着改造了老产业。去年,中科晶益公司并购传统漆包线生产企业东莞市尼轩电子有限公司。实验室出技术、派团队,改进产品工艺。
“过去,我们的产品主要用于生产低端喇叭、音响,如今拓展到智能终端的关键元器件。”原尼轩电子公司总经理、现公司技术顾问黄克勤说,“并购后我们股权少了,但公司盘子做大了,今年预期营收至少比去年翻一番。”
付莹也乐意收购,“作为传统企业,他们有成熟的生产线,方便我们研发产品的测试、量产。”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互促共进,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聚焦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广东近些年坚持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先后布局10多批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建设全面推进,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相继布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勤儒介绍,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领先,“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居全球第二,全省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领跑全国。
为进一步打通制约产业科技创新的卡点堵点,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广东将推动更多首台(套)设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首测试场景在省内率先使用,着力畅顺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质增效
1.9秒实现破百公里时速,最高时速达到300公里……说起企业生产的新能源超级跑车,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自主创新的力量。”
他指着跑车配置的四合一集成电驱介绍,所谓“四合一”,就是将一前一后安装在车内的各2个电机集纳整合,为跑车的瞬时加速提供强大引擎,“生产新能源超级跑车,最考验电驱研发能力,靠的是自主创新攻难关。”
自主创新在企业,也在产业链上。围绕新能源汽车生产最关键的“三电”(电池、电驱、电控)领域,广汽埃安近年来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布局建设多家旗下生态企业,关键零部件实现全面自研自产。“我们持续推动产业链安全可控,牢牢把握产业发展主动权。”席忠民说。
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广东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2023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7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7%,加上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超过六成。
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没有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为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一手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步入位于佛山的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先进的数字技术让生产流程无缝衔接,单位生产成本下降14%,一次装机缺陷不良率降低59%,最快18秒钟就能下线一台洗碗机。
引导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点”延伸成“链”、拓展到“面”。在去年推动超93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超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广东今年再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9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另一手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以广汽埃安为中心,10公里范围内涵盖电池、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供应,50公里范围内可实现60%以上零部件供应,100公里范围内达到80%以上零部件供应。席忠民说:“广汽埃安的关键零部件已实现5小时以内供货,缩短了供应周期,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仓储压力。”
聚链成群,梯度培育。截至去年底,广东已形成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近年来,广东累计推动逾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超75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邹勇兵表示:“以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广东将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广东正在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本报记者程远州、王云娜、姜晓丹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6日 01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