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09:42:21 来源: sp20241215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记者张蕾)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2023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监测结果表明:2023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总体稳中趋好,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9%,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85.0%,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根据公报,2023年,全国有涉海自然保护地352处,保护海域面积933万公顷。对10处涉及海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生态环境状况等级评价显示:辽宁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Ⅰ级,整体状况优良;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Ⅱ级,整体状况一般。
2023年,我国对包括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在内的24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开展监测,7处呈健康状态,17处呈亚健康状态,无不健康状态。此外,对230个入海河流国控断面的监测表明,全国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其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0.9%,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无劣Ⅴ类,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责编:乔业琼、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