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1:10:51 来源: sp20241230
第十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作为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学术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9日在北京举办,活动以“平台支撑、集约发展——让更多一流期刊脱颖而出”为主题,与会嘉宾将深入探讨如何优化期刊运营机制,释放发展动能,提升期刊发表服务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日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副总师、二级研究员白雨虹围绕新质生产力与科技期刊的关系和培育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力方向等问题,接受新华网采访。
新华网:《Light》作为国际学术期刊的定位基于哪些条件?Light系列的办刊模式是怎样的?
白雨虹:《Light》作为国际学术期刊的定位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条件:
(1)一流的国际编委会。创刊至今,我们遴选编委的条件是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担任过国际重要学术组织的负责人或担任过国际重要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大会报告人并且年富力强活跃在科研一线。
(2)一流的职业科学编辑。Light的科学编辑全部为具有海外交流经历、有专业学科背景、受过良好科研训练、拥有博士学位的长春光机所事业编制全职员工,编辑职业素养决定了所办期刊的起点和高度。
(3)一流的全球审稿人。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一流审稿人,是所有一流期刊面临的难题。同行评议是国际主流科学家的义务工作,科学家基本是工作之余进行同行评议,而且这是一份完全奉献型的工作。因此如何打动审稿人,让他们愿意花时间帮助作者是每一本期刊努力的方向。从创刊之初,Light坚持寻找全球一流审稿人,最多的时候曾有过一篇文章送至30多位专家都无人接受审稿,但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不放弃,这才成就了今天的Light。
(4)一流的优秀作者成果。创刊之初,我们很难拿到世界一流成果,但我们始终努力去争取优秀作者本人在当时最好的研究成果。最好成果发表在Light上之后,我们和作者共同努力去宣传推广优秀成果,效果就是作者和期刊的双赢。
Light系列的办刊模式就是向小、精、强发展的高影响力品牌期刊集群,我们学习的目标是Science期刊集群。Science集群的特点是一本旗舰主刊,5本自办子刊,16本合作期刊全部是与中国合作,不过度追求影响因子,不贪多求大,重在品牌影响力建设、重在发表顶尖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诺奖成果等)、设立重大奖项以及办好特色栏目。
Light目前做到了一本旗舰主刊、5本自办子刊、5本合作期刊,还有3本正在恰谈中。其中一本自办子刊eLight在影响因子方向实现了Light品牌的自我超越,已达到27.2,旗舰主刊Light虽然是20.6,但就影响力和发文量而言,都是当之无愧的Light品牌旗舰。
新华网:《Light》系列期刊是如何吸引、鼓励重大相关研究成果率先发表及开发利用的?为作者提供哪些服务?在培育其成为世界一流科学期刊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并继续计划做什么?
白雨虹:迄今为止,《Light》系列期刊发表的每一项重大研究成果,都是我们的专业编委和科学编辑一篇篇软磨硬泡重点约请的。比如最早在2014年发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数字编码超材料的原创论文,就是执行主编清华大学教授孙洪波亲自约请,这篇成果后来是崔院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代表作。当然,我们编委也对期刊偏爱有加,比如今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吉林大学教授孙洪波的两篇原创代表作就分别于2020年和2017年发表在Light上。我们为作者提供的主要服务就是事前处理稿件评审环节和出版流程争分夺秒,与国际一流期刊比速度。稿件发表之后,通过全球媒体矩阵对作者的成果进行全方位宣传,让作者感受到发表在Light上的论文就是重大科研成果发布。
在培育《Light》系列成为一流期刊的过程中,我们做的最与众不同的事是率先在全球范围内设立25个区域办公室,这些办公室的兼职专家学者与Light期刊在长春光机所的全职科学编辑共同营造出全球化的办公环境,做到无时差的及时反馈,让作者感受到我们随时服务的真诚态度。未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Light》系列朋友圈,最大化创造《Light》系列品牌影响力,超越论文,服务科研社区。
新华网: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科技期刊的关系?如何通过顶刊引领子刊加强建设科技期刊强国,不断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白雨虹:新质生产力是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产业升级,包括发展新兴高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而科技期刊则是传播和记录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媒介,它们与新质生产力的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1)知识传播:科技期刊是新质生产力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的重要传播渠道。通过发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帮助科研人员和企业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
(2)学术交流:科技期刊让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促进跨学科的合作,这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尤为重要。
(3)技术验证: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往往需要经过同行评审,这一过程有助于验证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新质生产力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4)国际合作:科技期刊往往具有国际性,它们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Light》系列通过顶刊引领子刊加强品牌集群化建设的主要做法是:
《Light》顶刊原班主创人员全体投入子刊初创期,选拔90后杰出青年科学编辑挑大梁、压担子,以培养科技期刊领军人才的模式培养期刊主理人,复制顶刊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断突破办刊天花板,创新办刊理念,从主编、编辑部主任、主编助理全员实现年轻化和国际化,他们有激情、有勇气,有敢于挑战权威的胆量,因此子刊eLight第一个影响因子27.2就超越了旗舰刊《light》20.6,子刊《Light:AdvancedManufacturing》针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我国当前产业升级的难点与痛点等问题,刊发大量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产业论文。因此,科技期刊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介,在学术交流、技术验证和创新激励等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新华网: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科技期刊发展的堵点卡点?如何更好地激发期刊人员积极性?
白雨虹:卓越计划实施5年来,中国科技期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是这样越是要冷静理智地看待影响因子。不是影响因子学科第一,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就达到学科第一。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要全面和客观。
堵点和卡点主要还在集约平台,我更倾向于在国家层面建设统一的科技期刊完整大平台,AI时代这个不是一个难题。激发期刊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其实很简单,优秀的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应有对标国家各级人才的政策并落实到位。
新华网:我国科技期刊尤其是例如Light系列一样的光学期刊进入世界一流方阵意味什么?
白雨虹:“2024自然指数-中国”2024科研领导者榜单中,排名前十的机构有七个来自中国。未来,可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术产出发表在中国主办的一流期刊上。
Light系列的光学期刊进入世界一流方阵意味着:首先,国际认可度的提升。即本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得到了国际光学学术界的认可,本刊发布的研究成果能够吸引全球范围内的读者和作者;其次,科研水平提升,这表明中国在光学等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能够与世界顶尖的科研机构和学者进行交流和竞争;其三,学术交流加强,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学者投稿和传播,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提升中国科研人员的国际视野和合作能力;其四,创新能力增强,世界一流期刊往往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
新华网:在培育一流科技期刊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加强?
白雨虹:当一个国家的科技期刊进入世界前列,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益处,不仅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还能够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体包括:
(1)创新驱动: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能够激发和引导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2)产业升级:科技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实际的产业应用,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知识传播: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能够更广泛地传播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公众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接受度。
(4)国际合作:进入世界前列的科技期刊有助于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培育一流科技期刊“人”始终是影响一切的因素,因此,加大复合型科技期刊人才培养力度势在必行,要有政策、有目标、有落实、有方案,用足10年的耐心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期刊领军人才。另外,卓越计划已实施的5年黄金时间十分宝贵,希望主导者有坚持下去的勇气、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持续创新的精神,让卓越计划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成为中国科技文化创新的里程碑。
(责编:孙红丽、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