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基地探育种(在现场)

发布时间:2024-12-21 17:38:20 来源: sp20241221

  在海南陵水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师宋波开始了今年的南繁时间。

  每年9月中下旬到翌年5月,是农业科技人员的南繁时间。在海南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得益于独特光温条件,农作物的加代、扩繁等工作可以继续进行。

  插秧前,宋波先将写有编码的标牌插在苗床左上角,然后拿起两根棍子,先用长的比,又用短的量。长的一米二,短的一尺多。

  “这次插秧的育种材料,带有抑制杂草生长的性状基因,所以苗与苗之间的行距要分清,便于日后观察效果,设计的株行距是40厘米,每行插4株。”宋波说。

  宋波插秧,并不使用插秧机,而是挽起裤腿下田,一株一株地插。

  见记者不解,宋波解释,每一株科研材料的遗传背景都不一样,只有单株插秧,才能在大量的育种材料中选择表型良好的品种。

  据介绍,这批材料已经创制3年多,将减少除草农药的使用,今年12月底就能检验性状成效。

  宋波边插秧,边聊起所里的科研新动向:“水稻育种方向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以产量为主,现在兼顾提高营养价值和品质口感。”

  “上午收到北京寄来的水稻秧苗,下午咱们就能插秧。这多亏了刘华招。”宋波说,“听说有秧苗寄过来,他早早就留好了地,联系了插秧工人,上午就造好了苗床。”

  刘华招是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高级工程师,也是海南分子生物育种基地负责人,在南繁已有八九年。

  刘华招说:“以前,从找地到育种都要科研人员自己操作,过程繁琐,住宿生活等成本也比较高。这两年,海南创新种业服务模式,第三方公司能为南繁单位提供代种代繁等服务,可以帮助科研单位省去租地雇工等工序,还能让种业企业降低成本。”

  在南繁,科研力量也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现在更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刘华招介绍,本地大米口感糙、产量低,他们研发的新品种南香丝禾,亩产千斤以上,口感好,亩均增收1000多元,帮助当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夏季土地撂荒问题。

  据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统计,去年来自29个省份的农业科技人员已经超过1万人,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的数量也突破了1000家。

  抬眼望,远山青青,云雾缭绕;近旁的稻田,这边的秧苗开始插播,那边的稻穗马上收割。这片热土,一年四季充满生命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6日 04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