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流淌的城中河(大地风华·家乡的那条河)

发布时间:2024-12-30 19:00:09 来源: sp20241230

  到过旅顺口的人都知道,白玉山下有条穿城而过的龙河。河不长,水流也不急,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沉静。这是一条倒映着无数历史片段的城中河,悠悠河水日夜向大海倾诉着绵绵不绝的情思。

  我老家在旅顺,节假日从沈阳回来,我总要到龙河边走走。或在河边的木栈道上喂喂海鸥,或与垂钓者聊聊天,或在银杏树旁望着悠悠河水发发呆。此时,时间的指针仿佛慢了下来,无声的河水似乎在回放旧时光中的老照片,让我不禁生出河依旧、人非昨的感慨。

  龙河,是一条让人百感交集的城市河,更是一条见证近代家国风雨的历史河。龙河不语,却哺育了闻名世界的旅顺军港。

  一

  龙河有东沟河、西沟河、寺沟河多条支流,这些支流如同龙爪,让龙河极富龙的形态。

  龙河的点睛之笔是龙眼。

  龙眼是泉,一眼载入史册的山泉。龙眼泉水质清澈甘甜,水脉通畅,在濒海地带实属罕见。沿海地区水井多苦涩,不适饮用。正因如此,唐代鸿胪卿崔忻赴渤海国册封大祚荣,返回时途经旅顺,才在黄金山下凿井勒石,造福百姓。

  旅顺水师历史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朝廷在旅顺驻水兵以固海防,这是旅顺作为水师重镇的肇始。后来,随着驻军的增多,饮水成了必须解决的大事。

  因龙河下游是海水、淡水交汇之水,人们只能沿龙河上溯寻找饮用水源。据传说,有人发现草丛中有一股清流,缓缓“爬”进龙河。捧水试饮,竟无丝毫咸涩。于是人们顺藤摸瓜,于森林中发现了龙眼泉。从此,兵民到此汲水、运水不断。清朝水师选择龙河上游的蟠龙山驻兵,既远海上风浪,又有龙眼泉汲水之便利。

  光绪年间,清政府在旅顺修筑军港、炮台、船坞,城市人口骤增,饮水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工匠们沿着前人寻水的足迹找到了龙眼泉,于是便有了龙眼泉至旅顺的供水工程。当时建储水库两座,凿井十八眼,置水泵十八台,修建铸铁管道六千多米,砌石隧道七百余米,这是国内最早的城市给水工程之一。附近立于光绪十四年的石碑刻着“龙引泉”三个字。从此,“龙眼”变成了“龙引”。现在,停用的龙引泉被保护起来,作为龙河的龙眼,它依然在森林深处仰望星空。

  二

  龙河主航道总体呈舒缓的S形,恰似龙的躯干。那时,每年春季驻扎在水师营的水兵都要从蟠龙山麓的码头上船,然后顺河而下,经旅顺港出海巡哨。水师在海上巡哨,长达半年,秋季方能返航。当木船从大海中驶回无风浪之虞的龙河时,可以想象水兵们会多么高兴!自从有了水师巡哨制度,海上商贸活动十分活跃。

  历史在沉淀中发酵并不断催生新的生命。今日龙河蒹葭苍苍的生机和蒲棒林立的静美,是历史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湛蓝的河水下面沉淀着数不清的故事,或激昂,或悲壮,每一个故事打捞出来都那么可歌可泣。我曾经在周日的一个清晨,沿龙河入海口上溯,感受当年水师官兵用桨划过的水路。四百年前的摇橹声和一百多年前的风雨,所有不该遗忘的历史,我相信都储存在这日夜流淌的河水中。

  龙河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好时光。河海交汇处随季节变化会有不同的渔汛,鲐鲅鱼、胖头鱼、大棒鱼、海浮鱼等等,只要撒网,必有收获。渔民说是龙河喂富了这块海。但是,有那么一段时期,龙河边建起了许多工厂,龙河背负起它不该背负的重负,渐渐河中鱼虾难觅,水鸟不来,人们也不再光顾龙河。

  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拯救了龙河。当地政府把治理龙河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关停污染企业,绿化美化环境。经过接续努力,一条清澈的龙河呈现在世人面前。

  河流之美,在于鸥鸟。鸥鸟是河流的音符,可以想象一条没有鸥鸟的河流会多么寂寞。现在的龙河,鸥鸟翔集,已经成为摄影爱好者拍摄鸟类的胜地。河流之美,在于有岸芷汀兰、草木葳蕤。如果把河流比作一幅长卷,那么岸边郁郁葱葱的绿植无疑就给这长卷做了装裱。现在的龙河两岸,水草丰茂,繁花遍地,河边漫步的人赏花观水,惬意写在一张张笑脸上。河流之美还在于鱼翔浅底、百舸争流。当地举办的国际龙舟赛场面火爆,是龙舟赛让平日内敛文静的龙河,也会开怀大笑。早春时节,蒲苇尚未见绿,河中余冰犹存。我在河边散步,发现几对鸳鸯竟悄然而至,在冰冷的河水中游走。龙河一定是它们孵化下一代的家了。

  三

  桥是河能直立起来的玉带。龙河入海口有一座桥,名曰解放桥,这座桥像扁担一样将旅顺新老两个城区担了起来。

  龙河入海口曾有座木桥,市民称之西大桥,后来改建成钢结构拱桥。新中国成立后,这座拱桥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交通需要,政府在原址修建了一座石墩双孔钢筋混凝土桥,取名解放桥。改革开放后,又对解放桥加宽改造,打桥墩,架横梁,解放桥拓宽一倍,并沿用至今。

  解放桥是少见的一桥两墩组合,一半是工艺古老的青色花岗岩桥墩,一半是现代工艺的混凝土圆形桥墩。有次我坐船到港内垂钓,两个钟头不到竟钓了满满一水桶胖头鱼。涨潮时舢板从桥下顺流返回,我望着桥墩上斑驳的蛎壳,恍若穿越时光隧道。都说岁月流逝无法寻觅,原来是藏在了解放桥下。

  桥的作用不仅仅是交通,它像瓜秧一样会结出生活的硕果。后来解放桥的上游建起了跃进桥,这座桥不仅催生了偌大一个龙河社区,还催生了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跃进桥是最繁忙的一座桥,清晨和傍晚在桥头观望,颇有点《清明上河图》的味道。再后来,上游又修建了龙河桥,这座桥催生了一个更为时尚的居民区。人们入住于此,多半是因为龙河,因为这里的住宅是名副其实的河景房。解放桥的下游,建起一座供军港内部通行的步行桥。从这座桥上看过去,一艘艘现代化的舰艇整齐排列在军港内,军旗猎猎,威武雄壮。树绿沙白的老虎尾半岛,像一只巨大的臂膀,把翻卷的潮流拦在港外,港内海不扬波,风平浪静。据说,当年那首著名的《军港之夜》就诞生在威严而优美的旅顺军港。

  龙河宽不过百米,长不足十公里,对于研究江河的人来说显然有点微不足道,但在我心里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读懂了它,就读懂了旅顺口的历史与当下。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5日 0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