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6:41:42 来源: sp20241231
日前,《西南交通大学诚聘英才》等文章在该校师生的朋友圈频繁“刷屏”。自2023年11月发布“求贤榜”以来,截至今年1月中旬,西南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南交大)已收到简历1000余份。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师资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高校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2月下旬,记者在西南交大采访时了解到,学校正加大力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和培育师资队伍,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今年是西南交大建筑学院教授杨林川作为引进人才来此工作的第5年。“学校在建筑、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研究领域的雄厚实力是吸引我来此的主要因素,我希望能在这一广阔平台‘大展拳脚’。”他说。
2018年,杨林川参加了西南交大组织的一场学术论坛。在交流中,他深厚的学术积淀、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得到学校和学院的青睐。而学校对人才的支持力度,也加速了这场“双向奔赴”。
加盟西南交大后,杨林川不仅获得了团队建设、办公设备、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支持,还被学校纳入“雏鹰学者”人才培育资助计划,先后获得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高校GIS新锐、四川省高层次青年人才等多项荣誉。
西南交大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让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目前学校已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人才引进和师资遴选委员会;虚实结合设置校院两级人才工作机构,专兼结合加强人才工作力量,设置“人才工作专员”特色岗位,构建上下联动、一体贯通的人才建设体系。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支持服务人才发展工作站,由人才办牵头,人事处和科研院等3个副站长单位、16个成员单位及30余个教学科研单位协同,开展“一对一”精准人才服务。
“我们要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人才,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施展才干创造更多机会、架设更大舞台。”西南交大校长闫学东说,学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与学科发展规律,持续完善畅通晋升和成长通道,促进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打造全链条培育体系
近年来,西南交大从多方面入手,实施“人才集聚行动计划”,打造全链条人才培育体系。
国家级青年人才、西南交大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丁雨淋2015年加盟西南交大,她参与研制的首个数字孪生与绿色智能建造平台,推动了铁路建设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在西南交大工作8年来,她不仅获批学校“科技新星”项目支持,还先后获得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国家级青年人才等荣誉。“学校的关怀和帮助,让我对未来规划和自身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她说。
西南交大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正积极推进“导师+团队+项目”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模式,重塑多层次的人才岗位金字塔体系,设置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英才、扬华学者、特聘研究员、扬华讲座教授等特色岗位,实施相互衔接的人才培育资助计划,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一人一策”全周期、个性化支持。
“我们构建了符合岗位特点的分类多元评价体系,如在职务评聘中优先考虑‘揭榜挂帅’项目获得者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主持者,缩短青年教师晋升所需任职年限,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该负责人介绍,西南交大陆续实施“科技新星”“科技菁英”和“优秀青年团队”等计划,支持广大青年科技人才“勇挑大梁、争当主角”。
建设人才创新高地
“我从零开始做科研,到如今能够组建团队,是西南交大给予了我机会和舞台。”西南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维清说。
这些年杨维清收获颇丰。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担任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申请专利40余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近2000万元。
去年,杨维清出任西南交大前沿科学研究院院长。这是学校设立的“以人才聚高地”为特征的前沿科学研究平台,实施“人才特区、学术特区、成果特区”政策,全面实行科研团队负责人制度。科研团队负责人可独立组建科研团队,并在把握科研方向、科研团队成员遴选和管理考核等工作中享有充分自主权。
“如何强化人才链与学科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是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学校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西南交大围绕智能建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城市设计、智慧交通等新兴前沿交叉学科领域,成立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围绕“高精尖缺”人才培养需求,组建前沿科学研究院和未来技术研究院。学校通过“筑巢引凤”等方式吸引优质人才,着力打造具有理工优势、交通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近3年来,学校人才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人才总量实现翻番。”上述负责人说。
“一流人才队伍是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南交大党委书记余敏明说,西南交大将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蔡京君 实习记者 刘 侠)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