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夜校涌新潮 非遗走进年轻人夜生活

发布时间:2025-01-05 03:19:08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社 西安12月23日电 题:古都夜校涌新潮 非遗走进年轻人夜生活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晚七点半,刚下班的“90后”初中英语教师孙润丽已经走进了校外的另一间教室,但这次她并不站上讲台,而是成了一名非遗手工课的夜校学员。

  今年以来,夜校作为“成人版少年宫”走进年轻人生活,成了当下青年在职场外的城市“缓冲区”。西安一夜校主理人许小小向记者介绍,西安作为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城市,其夜校会更加重视传统。“在我们目前开设的10门课程中,最受学员欢迎的是传统文化板块,包括非遗手工课、茶艺茶道等。”

图为西安夜校学员正在学习手工技艺。(受访者供图)

  从掐丝珐琅杯垫到螺钿胸针、烧箔画,“95后”西安女孩韩可心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了自己从夜校了解到的掐丝珐琅文化、螺钿工艺的各种细节。“夜校课程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次体验让我感到,每一步传统工艺都值得被看见、被传承。”韩可心在社交平台上的夜校体验分享也受到了不少外国同学的赞叹,“未来我希望将这些非遗文化带出国门,分享给更多人。”

  孙润丽谈及夜校初体验说道:“非遗文化虽然众所周知,却也难得有机会接触,我更希望的是通过校外的学习拓展,将非遗文化带回校园,使我的学生们也有所了解。”

图为学员们正在夜校学习。(受访者供图)

  “夜校课程原计划只有两小时,却常常因为学员的专注和耐心延长至三小时以上。”已有近七年非遗手工教学经验的肖蕊告诉记者,在课程设计中,她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手工包、杯垫、胸针等日常物品的具象化展示,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在保证学员“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也拓展了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

  西安坐拥1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及229项市级非遗项目,西安鼓乐与秦腔秦韵屡次“出圈”,传承皮影、面花、汉调桄桄的年轻“守艺人”……从各项非遗在西安的“出镜”频率来看,亦不难理解当地青年对夜校课程的选择倾向。

  “‘夜校潮’是当代青年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新定义和新注解。”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专家王晓勇表示,“夜校经济”的出现意味着知识的传播不再只由教育者主导,同时,“碎片化”的课程也降低了非遗文化的“入学”门槛,“西安夜校已经从一种教育方式转变为传统文化体验方式,并侧面展示了文化的多元性与其蓬勃的生命力。”(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