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7:13:55 来源: sp20241221
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日,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介绍了近年来文物科技创新的相关内容。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物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明显。
科技创新助力考古研究不断深入
提起考古工作,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还是“手铲释天书”。但对近年来我国一些考古场景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古DNA技术的发展在考古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从夏河白石崖溶洞的堆积物中发现了距今10-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提供了丹尼索瓦人在中国活动的直接证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发虎举例说,地理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人群迁徙模拟技术和遥感技术在考古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考古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考古遗址与古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揭示人群迁徙扩散路径等学术问题。
水下考古通常面临水下环境复杂多变、文物提取更易受腐蚀、水下工作时间受限等考验,对考古技术要求更高。2022年11月,考古工作者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将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出水。该项技术创造性地融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全球先进的高新技术。
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现场。国家文物局供图
“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不断融入考古学研究中,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借鉴,为当前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和信息。”陈发虎说。
科技创新提升文物保护修复水平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让文物资源活起来,需要加强文物保护的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
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方面,高光谱成像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等高科技设备,能够对文物质地结构、工艺信息等进行无损检测分析,有利于深入发掘和全面认知文物本体价值。在文物修复和展示方面,借助多图像三维建模、3D打印等技术手段,可以高精度、快速获取文物三维几何数据,为修复工作提供帮助,促使文物恢复本来面貌,最大程度保存其原始价值。
位于重庆的宝顶山大佛湾摩崖造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处于室外,长期遭受水害侵蚀,风化加剧。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一期治水工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创新“截水帷幕+立体泄水”砂岩质石窟水害治理模式,首次提出砂岩质石窟治水灌浆压力的控制性指标,使卧佛区域长期的渗水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近年来,重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平台支撑、提升专有装备、攻坚关键技术、促进应用转化,激活文物科技创新基因,优化文物科技创新生态,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重庆市文化旅游委(重庆市文物局)副主任幸军说。
科技创新赋彩文物多元展示传播
文物工作虽然保存、研究的是过去和历史,但最终要落实到服务今天、服务现实。近年来,文物展示传播与当代科技手段、艺术形式实现“无缝对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
中国国家博物馆适应数字化发展大趋势,大力推进智慧化建设,全面助力事业发展,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博物馆管理新模式。2022年的“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的“国博专场”通过数字虚拟技术展示、8K拍摄并高清呈现等丰富形式,向观众沉浸式阐释了文字对于中华文明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
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的理念以来,已完成莫高窟290个洞窟的高精度采集,完成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和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等,目前已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等海量数字化资源。
敦煌莫高窟数字化采集现场。敦煌研究院供图
今年10月,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展示项目)启动试运营。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展示部分,项目场馆由全域行浸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红飘带·多彩飞越》两大部分组成,旨在用数字科技的语言向世界讲述长征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利用,能够更好发挥文物资源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责编:罗知之、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