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马一德:打造世界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优选地

发布时间:2025-01-01 19:58:46 来源: sp20250101

   中新网 北京3月4日电(记者 陈杭 程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马一德4日在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建议,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定价优势,打造成为世界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优选地。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和供应链配套。”马一德介绍,中国市场是一个超大型的单一市场,法律体系、商业规则、执法体制、语言文化等具有超强的统一性,且持续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马一德提到,作为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体系的后来者,中国并未参与早期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和经贸规则的讨论制定,科技创新成果在全球市场进行议价交易时整体上处于弱势地位。

  他建议,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在激励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将其转化为在全球知识产权贸易中的定价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在国际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中赢得优势。

  马一德举例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兴起之初有电能、氢能、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中国重点选择电能路线,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逐步掌握产业链和供应链主导权。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2%,均创历史新高。

  马一德表示,销量领先并不意味在新能源赛道竞争中已处于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创新能力。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利呈上升态势,但是整体上相对分散。”他建议,通过建立专利联盟“抱团作战”,将分散的技术创新力量和专利成果汇集成可与海外企业相抗衡的技术实力和专业能力,汇集开放创新资源。

  马一德表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组装工厂多、创新企业少的特点。他建议,引导企业在行业细分领域创新协作,形成整车企业协同零部件企业的“卫星式”格局,避免“代工厂”式的低端竞争和滥诉内耗。(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