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貌)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铺就发展“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4-12-23 16:37:21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社 北京9月16日电 (尹倩芸)伴随着龙龙高铁梅州西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

  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初仅2.18万公里的铁路里程,现如今,曾被孙中山先生视为铁路之梦的“修建10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铁路”已成为现实。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中国迈入“高铁时代”。经过十多年发展,“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截至目前,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6万公里,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高铁营业里程的总和,复兴号实现31个省份全覆盖。

  高铁的变化仅是中国交通飞速发展的缩影。中共十八大以来,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充分发挥水运、民航等比较优势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形成,规模体量、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不断提升。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再到覆盖成网,18.36万公里的里程稳居世界第一;内河水运网络日益完善,除已建成的江淮运河和在建的平陆运河外,多条运河工程正在酝酿;民航航线网络和机场规模不断扩展,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

  轨道、路网、水港、航线……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融合高效协同,地图上割裂的点线被打通,空白被补齐。目前,中国已建成超600万公里总里程的综合交通网络,“6轴、7廊、8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布局基本完成。

  更流动的中国,呈现蓬勃的发展活力。中国现已成为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

  《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平均每天超1.6亿人次跨区域人员出行,平均每天运输1.5亿吨货物,每天收寄快递与包裹4.5亿件左右。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主任丁金学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是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为突出的领域之一。

  畅行通达的交通网络,不仅便捷了民众生活,也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广深港高铁开通后,香港接入国家高铁网;拉林铁路开通后,藏东南地区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等一批重大工程投入运行,拉近时空距离的同时,加快生产要素流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交通运输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能够把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金敬东提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拉动投资和促进消费,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

  基础设施能力整体跃升背后,是交通科技创新的有力依托。

  从天空、陆地到海洋,一系列国产交通装备水平不断增强。C919成功首飞,实现国产大型客机“零的突破”;复兴号动车组疾驰穿行,智能高铁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运营,全线贯通邮轮设计建造到自主运营的产业链体系;智慧公路、智能码头等交通新基建快速发展。

  在丁金学看来,技术创新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整体运行成本,助力交通运输发展实现“走得了”向“走得好”的跨越,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

  可以看见,一张空间布局更立体、运转服务更高效、创新实力更强大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已从蓝图逐渐变为实景。

  展望未来,“中国各种运输方式已进入联网贯通阶段,需要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互补性和经济互补性。”金敬东强调,要形成中国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以及连通国际运输的主动脉,推动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