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09:58:53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网 湖州2月24日电(胡丰盛 王嘉斌 宋豪亮)岁岁年年,又逢元宵。浙江南浔,由北往南的大运河流淌不息,繁衍出运河畔的六座古镇,元宵节期间,这里灯火通明,游人如织,四处悬挂着灯笼谜面,舞龙舞狮、寻非遗、品民俗、猜灯谜,游客们沉浸式体验这场民俗盛宴。
春雨绵绵,南浔菱湖镇秀溪古城里的百年老街彩灯高挂,人们成群结伴,赏灯猜谜,灯谜会上最吸引眼球的是那些造型各异、五彩缤纷的鱼灯,令现场观者啧啧赞叹。“这个灯谜有点难度的,我拍几个照发我自己家里的群里,叫我的女儿帮我猜一下。”老街居民范国良住在运河畔过了一年又一年,随着元宵节到来,菱湖古镇节日味越来越浓,“跟以前一样热闹,沿河逛灯会的感觉太美妙。”他说。
游客在猜灯谜。王嘉斌 摄菱湖灯谜历史悠久,源于南宋,兴起于明清,当地人善作彩灯常与猜谜相结合,节庆期间商铺店家将灯谜挂于店门,供人猜射,并散发奖品,成为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特色。春节灯会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是高潮,最盛于上元桥畔,有“三分灯彩七分人”之称。2000年,这里被授予“浙江省灯谜之乡”。
“这些彩灯都是80年代的时候我跟镇上的老师傅一起做的!”在菱湖镇非遗馆里,彩灯技艺传承人虞敏儿很是骄傲,这里还完整保留着20世纪的运河畔的灯谜会和“老法”彩灯照片,发黄的照片里仍透着这个运河古镇蔚为奇观的“灯谜之盛”。
和孚踩街活动。沈勇强 摄沿着运河北上即是荻港古镇,这里孕育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元宵踩街是当地绵延数十年的习俗,长龙翻滚、左右盘旋,地戏队、排舞队、马灯队等22支踩街方队纷纷上阵,人群随之慢慢涌动。每到一个路口,踩街团队都会停下来舞弄一番,前来围观的市民游客们直呼过瘾,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踩街的欢闹景象。
随着大运河古镇集群复兴工程的启动,运河畔的双林、南浔、善琏等六大古镇纷纷着手激活在地文化,从民俗、技艺、美食等方面深入挖掘在地特色文化,梳理并提炼出辨识度高、转化价值大的文化基因。
善琏镇窑里村文化礼堂,一场融入当地非遗特色的元宵晚会。沈夏怡 摄在善琏镇窑里村文化礼堂,一场融入当地非遗特色的元宵晚会正在举行,湖笔颂、窑里吹打等各种非遗民俗表演轮番上演,余音袅袅、翰墨飘香,一盏盏灯笼,把窑里村点缀得流光溢彩,游客们在村里共度了一个有文化、有滋味的元宵佳节。在南浔古镇,游客手提宫灯,身着汉服体验赶集踩街的乐趣,传统服饰与江南风景相映生辉,给景区增添古风诗意。
南浔因水而生,因“运”而兴。大运河通贯南北,漕船客舟联结四方,人们逐水而居,临河枕水,一座座特色市镇应“运”而生,桑禾遍野,衣食海内,机杼之声不绝,成就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的商业经济。
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品牌、一镇一天地,沿着蜿蜒的河岸,运河古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随着如今南浔水乡文化的原真性、本源性和根脉性价值得到了保护和延续,为大运河古镇集群复兴打下了文化基础。
长期从事南浔地方志历史研究的李慧民也被当地人戏称为“运河边的‘活化石’”,在他看来,进入现代社会,运河的流水已不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水利万物”的大运河依然在新时代开启新的航程,作为活着的文化,流动的现代,运河古镇的触角更要向外伸展,与古城镇、古村落联手互动,在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发展中汲取崭新能量。(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