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7:21:17 来源: sp20250111
中新网 南昌5月16日电 题:赣江观澜:江西如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作者 李韵涵 张博文
江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有着丰富的竹林资源,全省竹林总面积达1765万亩,活立竹29.72亿株,居全国第二位。2023年,江西全省竹产业总产值达798亿元。毛竹林面积超过10万亩的县(市、区)有47个。
一片翠竹,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百姓共同富裕,那么江西如何盘活“竹”优势,做好“竹”产业发展的文章?
图为江西省崇义县万亩竹海。江西省林业局 供图加强政策扶持,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9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聚焦竹资源培育精准化、竹加工业发展集群化、竹文化产业化、竹基础设施便利化、竹科技现代化、竹产品品牌化六大重点任务,提出实施竹产业“千亿工程”,明确了“竹”产业发展目标和支持保障措施。毛竹低产低效林从150元/亩提高到300元/亩、毛竹笋用林或笋材两用林从250元/亩提高到500元/亩,新造雷竹笋用林从350元/亩提高到600元/亩,对新建宽度达3米以上的竹林道路,按1.2万元/公里安排补助。
地处赣西北的宜春市铜鼓县,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深厚,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漫山遍野的毛竹。铜鼓县毛竹总面积达45.9万亩,年可采伐毛竹约800万根。
多年来,由于粗放经营,漫山翠竹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受低产低效、开发利用不足等难题困扰,竹资源很大程度上被闲置。
铜鼓县大槽村党支部书记朱勇名表示:“大槽村有2.5万亩毛竹林,以前低产竹林平均每亩补贴只有150元,算上其它成本,每年收益也就只有100元左右。”
朱勇名认为,大槽村毛竹低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规模化经营,而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毛竹林要高产出。随后朱勇名张罗成立了合作社,对毛竹林进行高标准改造,大力推广笋竹两用经营管理模式,吸引37户村民自发参加。
2022年,该村共改造毛竹林720亩,新增高改面积1100余亩。昔日低产竹林摇身一变,成了丰产的笋竹两用经济林,竹笋产量、质量和竹林地综合产出率显著提升。
图为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毛竹林。(资料图)江西省林业局 供图强化科技支撑,增强竹产业发展动力
江西省从2020年开始设立竹产业创新项目,对笋、竹加工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技术创新给予资金补助,重组竹集成材无限接长技术、高耐瓷态户外重组竹材生产技术等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得到了有效转化应用。
2023年,江西省年产重组材(含坯材)超4500万平方米,“以竹代塑”各类产品用材达115.5万立方,竹纤维制品达430万件。
雷竹竹笋清爽酥脆的口感深受长三角地区市民的青睐。雷竹也是江西省引进最早、栽植面积最大的中型笋用竹种,目前全省雷竹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主要分布在弋阳、万年等赣东北地区。
“由于雷竹出笋较早,赣东北地区群众争相种植雷竹。”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类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霞表示,自己的团队主要从事竹类植物研究和推广工作,积极开展毛竹冬笋、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先后在弋阳、婺源、东乡、分宜等地实施一大批科技项目。
此外,资溪、弋阳、乐安等地笋竹科技小院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设立;竹基新材料与物质转化、森林固碳增汇、竹材工业化先进制造、功能性竹重组复合材料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支持;江西省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竹能源与碳材料科创中心、江西省林业局木竹家具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先后成立;科技部中菲竹子联合实验室、国家林业草原竹纤维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竹科技平台也正在加快筹建。
毛竹加工成为百姓致富的方式之一。(资料图)江西省林业局 供图推进以竹代塑,加快竹产业加工升级
竹子是绿色、低碳、可降解的天然植物材料,瓶子、纸张、包装......竹制品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替代塑料产品。
破片、挤压、成型、开料、打磨,经过一系列工序,一只只精美的竹碗从吉安市安福县林产业园内的江西添竹工艺有限公司车间流水线上生产出来。
以前,安福县毛竹加工企业主要从事竹筷、竹条席、麻将席等传统“老三样”生产,不仅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也不高。“一根长约10米的毛竹,仅能卖15元,经过精加工制成各类竹制品,能成倍提升产品附加值。”安福县一位企业负责人刘庆说。
通过多年发展,江西省竹产业已由过去生产竹地板、竹胶板、竹筷等为主,逐渐发展为竹建筑用材、竹纤维制品、竹家具、竹餐具、竹工艺品、竹炭、竹文化用品、竹浆纸产品、竹笋产品等多门类的新产品。
目前,江西省拥有1400余家竹加工企业,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各方面,其中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7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2家。
在竹资源大省迈向竹产业强省的过程中,江西各地正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努力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一根翠竹更好地富民惠民乐民,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