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5 22:01:12 来源: sp20241225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在大学生工程训练实践中心做实验。北京理工大学供图
一辆赛车靠1度电居然能跑501千米!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14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上,北京理工大学“翼昇节能”车队脱颖而出,依托开发设计的一辆蓝白相间的流线型赛车Ty23-H的优异表现获得冠军。这支“多专业强强联合”的赛队,大家有个共同的目标:设计制造最佳能耗比的节能赛车,以创新理念回应日益迫切的能源与环境挑战。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全国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的舞台上摘金夺银,是高校近年来拔尖创新一流领军人才培养成果的一个缩影。面对新科技革命浪潮奔涌向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等学府肩负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可谓责无旁贷。
从理念到实践,从方式改进到工具创新,从培养体系优化升级到评价改革全面推进,为拔尖创新领军型人才茁壮成长培厚土壤,高校怎样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就此接受了光明日报记者专访。
坚持“以教为先”,顶层设计形成接续合力
记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升级迭代,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要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对人才的思想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在培养方式创新方面,近年来不少高校推行了学部制、大类培养、书院制、本硕贯通培养等改革,然而,从各校实践来看,仍不同程度存在重科研、轻人才培养,科教、产教融合“表面化”“面合心不合”等问题。您认为如何才能克服以上问题,真正培养大批适应新要求、满足新期待的拔尖创新人才?
张军: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动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创新外溢效应大大增强,直接引发学习和思维方式、教育教学形式、科学研究范式的深刻变化,对高校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之问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全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全员育人协同力不强、高层次人才投身本科教育教学不够、一流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虽然多年来高校一直倡导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但学科专业的壁垒仍需进一步打破,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比较缓慢,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仍存在墨守成规现象,对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与把握仍显不足。
为此,高校应在更新教学理念、加大教学投入上做加法,在破除改革桎梏和陈旧观念上下大力气做减法。具体而言,在专业建设上,可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行学科专业责任教授负责制,制定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并定期根据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进行修订;在教育教学上,应秉持“以教为先”,将顶尖专家学者请上本科生课堂讲台,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并在考核评优上为教学型教师单开“赛道”;在课程体系上,可加强数字化课程、“中文+英文+慕课”聚能课程建设,并通过大班变小班,一门课多教师开设等方式,督促教师提升进步;在教材建设上,可成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教材审核委员会,以一流学科专业引领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在培养机制上,加强人才培养特区建设,汇聚优质师资,实施本硕博贯通、学科专业贯通、高水平科研与育人资源贯通的书院制荣誉教育。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从1993年以来,学校五任校长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超前谋划,锐意改革,从率先在机械、信息等方向开展“实验班改革”,到本硕博贯通培养、实施“明精计划”、设立“徐特立英才班”,再到推进大类招生培养、书院制培养、成立未来精工技术学院,在顶层设计上形成了接续合力。为促进学科、科教、产教深度融合,学校探索打造集校地、校企、校校为一体的创新联合体,支撑创新人才培养。一是利用科研大平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如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九个国家级、省部级人工智能科研平台,联合国内十余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人才聚集地。二是立足培养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确立“明德致远、厚基拓新、精深求是、报国攻坚”的培养目标,通过高标准遴选学业导师和行业导师,形成“三提前、三匹配、三优先、三调整、三交叉”的招生选拔“5—3模式”,以培养领域需求为目标重构培养方案,强化协同指导,打造校企深度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和“总师”后备军,目前有800余名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已进入该学院学习。
打造无处不在、高质即时、融感联动的教育空间
记者:教育科技化、信息化的大潮是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正在改变传统教育的组织模式,重塑教育生态。然而,在提升学习效率、丰富学习场景、促进教育公平且个性化发展的同时,“00后”为主的新一代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空间、学习方式、学习节奏与场景,社会对其是否能用好信息化工具,也存在一些担忧的声音。您认为基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局,应当如何顺应教育信息化新趋势,同时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风险?
张军:进入新时代,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科技、产业的变化以及区域发展变革,必然会有力推动高等教育的融合与重塑。北理工将一流大学平台协同建设和教育数字化多技术融通,通过人机互动、数据共享、知识互联,满足学生智慧化、个性化、精准化学习需求,打造“知识+”智慧教育模式,构建人才培养的强大支点。
其一,基于“魔方”理论,倡导实施“五维教育”,通过时间、空间和知识维度的贯通融合,推动知识深度、知识黏度、知识广度螺旋演进,打造无处不在、高质即时、融感联动的教育空间,实现知识的智能驱动、生长衍新,促进培养质量迭代提高。例如,北理工“延河课堂”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知识互联、群智协同、教育智学等功能,实现了知识的增值、迁移和创造,并构建了其特有的知识空间。
其二,将教育大模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利用其知识快速获取、启发互动、本质探索和衍新创造的特点,帮助学生提升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北理工构建了模拟教学场景的学习大模型、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知识大模型、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大模型,不断推动知识的衍新创造和创新能力的持续涌现。学校在第13届全国“挑战杯”办赛过程中还首创数字参赛者“灵”,并打造了元宇宙空间。
然而,教育信息化大趋势下,学生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在互联网虚拟空间学习,容易导致价值追求空虚化,创新性、人际沟通交往协作能力下降,对具体知识追求度减弱、兴趣减退、实操动手能力弱化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是强调价值塑造、红色浸润,通过“数字人讲党史”等方式,以智慧教育赋能思政主课堂、以榜样引领激发思政正能量、以红色传承共筑思政新平台,引导学生传承延安根、军工魂,争做“领军人”。二是强调知识养成、因材施教,通过加强课程思辨性,带动学生将知识获取、创新创造过程相结合,以交叉融合构建知识空间,以认知衍新打造知识图谱,以育人为本实现精准培养,实现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三是强调实践创新、知行合一,促进课程与实践相融、科教与赛创互通、创新品格与能力相长,实现从“重实践训练”到“强创新驱动”的跃升,让“强国有我”的使命引领学生“成大才、担大任”。
以赛促学、促教,从“赛创空间”向“学创空间”转变
记者:实践出真知。拔尖创新人才除了须具备过硬的学业基础外,还需要在实践平台上锻炼提升,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今,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正是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很好平台,然而,在不少学校的实践中,也存在课业、参赛“两张皮”,部分学生功利性地将参赛看作推免保研的“跳板”等问题。您认为如何才能真正以“赛”促“学”促“教”,全面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厚“双创”人才成长沃土?
张军: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促“教”,要求我们通过教育引导、制度机制设计和文化涵育,从营造“赛创空间”向打造“学创空间”转变,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
一是从业余到主流。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应作为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也要作为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综合素养培育的重要必修环节,成为学校着力实施、学生普遍参与的生动“大课”。例如,北理工融传统课堂于重大科研平台、实践教学中心、校外实践基地,以重大项目、重点平台、创新团队赋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依托10余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系列创新实践项目,带动学生建制化参与创新创业。
二是从被动到主动,由学生在引导、鼓励下选择性参与,转变为学生被感染、受吸引、主动投身创新创业活动。北理工围绕多个领域统筹开展开放实验、竞赛活动、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展览展示和学生社团活动,给学生更真实、更前沿的创新创业实践体验,让学生看到机遇、看到潜力、看到空间。今年,学校专门开设了聚力培养双创人才的“李泽湘双创班”,力图为学生打造全方位沉浸式创新创业环境。
三是从单一到群体,强调由学生个别参与、小众参与,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转变,由“个别卓越”向“普遍成才”转变。北理工充分激发新体系下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一半以上的青年教师担任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度,邀请院士总师、大国工匠、青年创客等各类人才进入“双导师库”,师生按照专业领域、项目需求和发展需要进行双向选择。学校还面向不同学科专业开展专题创新创业大课设计,强化分众化、对象化组织实施,把相近志趣爱好和追求的学生共同吸引凝聚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四是从活动到品牌,即通过系统性设计、组织化动员、科学化推进,将创新创业活动打造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品牌。近年来,北理工有近500支实践团队将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水平创新创业贯通开展,形成学用合一的实践创新路径。学校还通过科技园孵化器,面向创新创业项目的不同需求提供工商注册、创业辅导、创业空间支持,以及法律事务、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一批科创公司获得市场融资支持。
(记者 周世祥)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