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讲述·回信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1-07 14:00:24 来源: sp20250107

  云南民族大学钛基金属及复合材料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进行焊接材料性能测试。   陈 菓摄(影像中国)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博士生吕晨昕在进行哪吒—Ⅳ型海空跨域航行器海试。   吴 瑸摄(影像中国)

  兰州大学张杭团队成员在钻取植物根系以获取根系样本。   冯俊杰摄(影像中国)

  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冠军争夺赛现场。   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数据来源:教育部

  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你们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这很有意义。

  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及同期活动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的青年团队,在赛场上互相学习、在交流中增进友谊,进一步激发了创新思维、开阔了视野眼界,收获满满。

  本报记者走近几个参赛的创新团队,记录他们潜心钻研、突破创新,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的生动故事。

  ——编  者 

 

  “扎根中国大地,创新筑梦青春”“顶天立地,创新向未来”“我敢闯,我会创”……一声声铿锵激昂的宣言,在黄浦江畔响起。

  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及同期活动在上海举行。在这场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盛会上,一个个展现前沿趋势的高精尖产品竞相涌现、一个个创意十足又应用广阔的研究项目精彩纷呈,展现了国内外青年科研团队的创新实力。

  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0月15日晚,在冠军争夺赛现场,一款名为“哪吒”的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赢得了评审团给出的全场最高分——950分,并最终夺冠。

  10月17日下午,当记者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时,“哪吒”项目团队大部分成员仍在实验室忙着研究或开发工作。

  “我们参赛的初衷是希望把我们的创新成果分享给更多人。”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2022级博士生吕晨昕介绍,此次参赛的“哪吒”已有8岁,先后经历4次迭代,是当前国内外公开发布的同类成果中下潜深度最大、负载能力最强、水下运动范围最广的一款海空跨域航行器。

  “哪吒”的创意,始于2016年的一场偶然交流。团队指导老师、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曾铮回忆,在一次和研究海洋与大气的学者的交流中,团队得知,目前台风和飓风研究领域非常缺少水上500米、水下50米的气象和水文数据,而国际上尚无专门收集这类数据的设备。

  “是否可以研制一种在海洋和天空之间自由穿行的跨域航行器?”这个创意让年轻的团队成员很兴奋——既能上天,又能下海,用“哪吒”命名正合适。

  创新之路总会遇到困难和挑战。2019年,为进行第一次50米级航行实验,团队连续一个月驻扎在浙江千岛湖边,团队成员每天至少有6小时泡在水里;2020年,到海南进行海试,风急浪高,大家晕船晕得厉害,“哪吒”也起飞失败……

  风浪难以征服,但风浪也许可以提供助力。团队因此提出“冲浪算法”,“哪吒”成功跨域起飞。

  获得冠军的第二天,团队就回归正常研究状态,拟定了下一阶段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哪吒’系列航行器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应对极地、台风、飓风等极端情况下技术稳定性的挑战。此外,我们要积极拓展应用,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吕晨昕说。

  以大赛为平台,许多科研团队迸发出创新活力,提出新的想法。

  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蒋骋昊,将材料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开展口腔颌骨缺损修复材料研发,努力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生王鑫,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和产教协同创新特色,带领团队研制出国产高精度自动刷磨机……

  来自国内外的大学生,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创新创造书写青春华章。

  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

  “我们能为青藏高原草地修复做点什么?”带着这样的初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博士生冯俊杰与几名同学成立团队、深入调研。4年间,团队行走了将近15万公里,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边走边看边与牧民交流,团队逐渐理清思路:基于近自然修复理论,利用驯化选育的乡土草种去修复草地。“我们不断扩大收集网络,更新种子收集技术,足迹几乎遍及青藏高原。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选育试验,我们自主选育出甘青歪头菜等10种乡土草新品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硕士生、“草地修复”项目负责人张杭说。

  草地修复的目的既是保护生态系统,也要改善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带着草种、带着技术方案,团队成员来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

  “在青海省贵南县西格日村,村民见到我们时满怀期待的眼神令人难忘。”张杭介绍,3年时间里,通过因地制宜选育草种、修复生态,村民收入有了较大提升。

  “我的导师胡小文教授常说,生态修复不只依靠技术,人也是重要因素,只有当地牧民认可,你的技术才有可能得到应用和推广。”张杭说,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更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深入基层。

  “从最初躲在老师身后,到后来主动推荐我们的技术方案,再到如今看到牧民跳锅庄舞就兴奋地跑进去跟着跳,我在创新实践中收获了成长。”张杭说。

  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这是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学生们的共同感受。

  “创新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实干。”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磁钛科技”项目负责人熊家露从大一开始就进入输变电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攻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难题,比如钛合金成形破裂、仿真模型不收敛等。”回忆起一次次失败的经历,熊家露说,“从失败中,我们找到了设计漏洞,想出了解决办法,也增强了挑战科研难题的信心,坚定了科技报国的理想。”

  对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拉曼透视眼”项目负责人伍宗誉而言,生物医学工程这一新型交叉学科,有着无穷的魅力。

  “每天早出晚归搞科研,虽然辛苦,但也收获满满。”伍宗誉介绍,他们的研究面向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将检测深度提升至10厘米以上,将手术创口面积减小87%。目前,项目产品已与全国多所高校医学院和医疗企业洽谈合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将在创新医疗领域持续深耕,在创新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担当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伍宗誉的话铿锵有力。

  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

  今年春节期间,收到马来西亚同学杨渝湶的祝福,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中国学生万林毅心里暖暖的。

  在“基于半导体陶瓷材料技术的温度感知神经元”项目里,国际商务专业的杨渝湶负责市场分析等,电子工程专业的万林毅主要负责开展技术攻关。

  青葱校园,见证了团队成员的热烈讨论。“教室里,我们一起讨论技术方案;餐厅里,我们一起准备路演讲稿。”万林毅介绍,团队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的10多名学生组成,大家共同成长进步,也成为好朋友。

  分工合作,自信讲解,从容答辩……6月底,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马来西亚分赛区决赛中,“基于半导体陶瓷材料技术的温度感知神经元”项目获得了一等奖。

  “通过参加大赛,我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如今,杨渝湶在一家科技企业工作。“在未来的工作中,希望可以和世界各地的青年展开更多交流合作。”杨渝湶说。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季军,40篇高水平论文,16项国内外专利……这些成绩都出自一个集合了中英两国青年科研人才的年轻团队。2023年,他们带着“智芯科技——一站式数据标注的领导者”项目,获得当年比赛的季军。

  2021年,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博士生刘正岩所在的课题组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高性能嵌入式与分布式系统研究中心开启科研合作,也让他结识了帝国理工学院的菲利普。“从立项到测试验证,我们共同写出报告、论文等成果,也为彼此的科研项目提出建议。”刘正岩说,正是在逐渐加深的交流合作中,大家碰撞出更多科研的火花,携手推出更多科技创新成果。

  记者获悉:总决赛期间,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暨世界大学生创新联盟成立仪式同期举行。该联盟由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现已邀请19个国家和地区的56所高校(境外高校30所)及21家企业加入。

  “我们要发挥世界大学生创新联盟的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优质资源互联互通,为各国青年搭建起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以教育助力科技发展,以平台促进人心相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吴丹、姜泓冰、丁雅诵、吴月、闫伊乔)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9日 0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