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5:46:06 来源: sp20241228
4天6场,7天10场,18天25场……
这个暑假,“拖着行李去看戏”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上一道亮丽风景。用“特种兵”式的观剧路线,在短时间内观看多部或多次观看一部戏剧,既是年轻人观剧的新方式,也体现出他们对戏剧舞台的浓厚兴趣。
1.“拖着行李箱去看戏”凸显观剧热潮
“长河无声奔去,唯有爱与信念永存”。时而恬静淡雅、时而浓墨重彩、时而轻松欢快、时而凝重压抑……这是被观众称为国内“舞剧天花板”之作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带给观者的感受。舞台上,电影画报般的画面成为台下观众回味的经典瞬间。许多人在首次观看后仍意犹未尽,纷纷选择“二刷”“三刷”,有的观众观看次数甚至更多。
不只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近年来,话剧《白鹿原》、音乐剧《摇滚莫扎特》等不同体裁的多部戏剧作品频频“破圈”,取得口碑与票房的成功,热度持续不减。如民族舞剧《红楼梦》自2021年9月在南京首演以来,几乎场场座无虚席。今年2月,该剧开启又一轮巡演,伴随着巡演各站开票,再度出现“上线即售空”的火爆场面。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仅2024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为25.17万场,比2023年增长了30.19%;票房收入和观演人次同样呈现积极增长态势。
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在惊讶于票务迅速售罄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舞剧《红楼梦》的观众,80%来自外地,平均年龄27岁左右。可见,戏剧演出持续“圈粉”年轻观众,95后、00后已成为戏剧传播与消费的生力军。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同样感到,“戏剧受众的面孔越来越年轻了”。前不久,广东粤剧院的“春班”演出走进东莞、茂名、湛江等地,现场不仅有周边村镇的大学生结伴前来看戏,还有90后、00后戏迷专程从上海、河北、香港等地赶来。
年轻人跨城观演的比例正在快速提升。在上海黄浦区亚洲大厦里的“星空间”,拖着行李箱去看戏的年轻观众成为一景。在社交平台稍加检索,就可以搜到不少跨城追戏的“攻略”,从剧团演出计划安排,到不同剧场的座位选择,不少年轻观众在售票开始前就已经积极规划好行程。
追随喜爱的戏剧作品,频频走进剧场,成为年轻人文化生活的新潮流。
2.经典+精品展现戏剧魅力
台上的好戏之所以能赢得年轻观众的认可,吸引他们一次次走进剧场,掀起一轮轮讨论,正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所具备的精湛艺术品质。
好戏是在舞台上反复打磨出来的,每场演出都是一次再创作。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话剧《茶馆》为例,“每年演《茶馆》,就像过年一样”,台下观众中不少都是走进剧院重温作品的“老面孔”。从1958年至今,作为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茶馆》演出场次已超700场。70多年里,每次演出前,剧组都要再细细打磨作品。在《茶馆》中扮演“秦二爷”的演员杨立新表示:“为了让演员的表演与观众的历史回忆和想象产生共鸣,我们就是带着大家持续打磨,磨细节、磨人物,让作品扎实地立在舞台上。”
除了经典剧本令观众“常看常新”,贴近现代观众审美习惯的舞美设计,也成为戏剧吸引年轻人的原因之一。如越剧《山海情深》以竹编工艺融合山水、梯田、白云等意象,营造出诗意的舞台意境;舞剧《东方大港》巧妙运用“集装箱”元素切割舞台,营造出工业题材舞剧的特色审美空间。激光投影、全息影像、VR、AR等技术在舞台上的应用,提高了戏剧的观赏性和互动性,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
除了舞台上的创新,演艺空间的重构也给年轻人带来了全新的观剧体验。剧团通过将演出带入非传统空间,不仅拓宽了舞台的边界,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多样和近距离的艺术接触机会。沉浸式戏剧成为年轻观众“N刷”的选择之一。“沉浸式戏剧打破了传统的观影空间,观众一进场就能快速融入故事场景。年轻人特别喜欢这种形式。”沉浸式甬剧《入戏·风雨祠堂》导演陈杭介绍。在《入戏·风雨祠堂》中,舞台演员会直接坐到观众身边,根据观众的反应展开表演;观众可以通过掷黄豆和绿豆投票决定角色的命运走向,从而决定剧情的发展。据陈杭观察,“这部戏自今年五一首演以来,近90%的观众是年轻人。”
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普及,也为培养年轻人的戏剧热情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曾被年轻人看作“老一辈的闲暇娱乐”的传统戏曲,正在从传统剧场向网络空间延展。边靖婷和杨淅都是江苏省京剧院的00后京剧演员,她们和昔日同窗携手组成“上戏416女团”,以戏腔演绎古风歌曲,在短视频平台一举走红,视频点赞量高达数千万。“其中一个孩子专工京剧老旦,她的视频内容多为用京剧老旦声腔翻唱国风歌曲;另一个孩子专工程派青衣,视频展示出的多是汉服造型和戏曲旦角指法。”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柯军看来,她们的走红绝非刻意炒作,而是源自她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这种热爱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和放大效应,感染着、带动着同龄人。即使足不出户,观众也能在互联网的海洋中,尽情享受观剧的无限乐趣。
3.一剧“N刷”带来多维观剧体验
在年轻观众的观剧热潮中,尤为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很多人对喜爱的作品都有多次观看的行为。从“尝鲜”到“N刷”,观众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体验?
“我已经看了20多次‘电波’。”90后观众刘立翻出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历次观影后的纪念票根。2021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第300场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时,刘立专程从外地赶去观看。除观剧外,刘立还有一项特殊任务——将“电波”剧迷们设计、制作的口罩、徽章、钥匙扣等纪念品,免费发放给现场观众。
“每次看‘电波’,我总能收获不同的感悟,同时被其深深触动,红色文化渐渐浸润了我的心。”刘立回忆起初次观看时的震撼,“整整两个小时,我静坐于黑暗的剧场中,却仿如亲身经历了一场激荡的生死较量。戏剧的魅力、舞台的光影、艺术的激情,彼此交织,热烈奔涌,生生不息。”
刘立的讲述,是无数“N刷”观众情感共鸣的缩影。
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看来,对一部戏剧反复欣赏往往能使观看者发现单次欣赏时忽略的细节,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再一次沉浸到吸引他们的场景、情节和情感中,获得新的体验。他提出,对于文化素养深厚的专业观众来说,反复观看还能更深入地把握创作者的创作手法和思维,更理性地分析甚至解剖作品的肌理,从而用读解和阐释的方式,生产出新的审美感受。
上海某高校传播学专业的王一图是一位十足的戏剧迷,他这样谈自己的“N刷”感受:
第一次观看,通常是被戏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为了能把握戏剧整体的故事脉络和情节发展;第二次观看,他会更加注重戏剧的艺术表现,如舞台的灯光运用、演员的表演细节、音乐与画面的配合等,他享受在经典作品中发现艺术的精妙之处的过程,体验每一次观看带来的不同感受;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观看,他觉得自己与作品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他感到自己与戏剧中的角色、故事以及创作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对话,能够进一步思考戏剧中的主题如何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呼应……
被年轻观众“N刷”的戏剧作品,无不在主题立意、剧情、舞台设计、服化道等方面彰显出较高品质,这也再度说明,精湛艺术品质始终是吸引观众的根本。
如何增加优秀戏剧作品的供给?左衡认为,首先,戏剧创作者们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而不能仅以商业效益为目的,追求一时轰动效应;其次要加强美育,以现代化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为基础,不断培养提升观众的审美趣味;再者,要加强对创作者及其创作行为的引导,以专业评论促进作品质量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俞海萍 本报通讯员 陈旸)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