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高野山真言宗前官静慈圆:空海入唐为日本带回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12-31 03:28:12 来源: sp20241231

   中新社 东京1月3日电 题:高野山真言宗前官静慈圆:空海入唐为日本带回了什么?

  作者 朱晨曦 苏婧欣 蒋文月

  一千二百多年前,日本僧人空海赴唐学法,回国后开山立派,成为日本真言宗开山鼻祖。除佛法外,空海亦是唐代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者,是中日友好的桥梁。空海入唐给日本带回了什么?近日,日本高野山真言宗前官静慈圆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对此做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日本僧人弘法大师空海曾于公元804年随日本遣唐使团队赴唐。空海赴唐的原因是什么?

  静慈圆:1961年,我就读于日本高野山大学,至今我一直都在研究弘法大师——空海。空海在31岁时赴唐,33岁时返回日本。如果想要了解空海,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要知道他曾在中国学习。

  空海俗名佐伯真鱼,公元774年出生于古时的赞岐国,也就是现在的日本香川县,家学渊博。空海18岁时进入教授儒学的大学寮,但很快便不读了。之后,他遍行山川野地,一边苦行一边参学于奈良各大寺院学习佛法。空海在24岁时著《三教指归》,综述儒、释、道三教,而后出家。当时,日本社会主要推崇儒学,空海却对三教均有研究。他在书中指出,儒教、道教和佛教均为圣人的教义,但佛教更为“广大深远”,所以他离开大学寮去研究佛教。因此,要了解空海,便需要阅读这本由空海亲笔写成的《三教指归》,如今这本书已成为日本国宝。

  而他前往中国的主要原因,则是为了解读一部名为《大日经》的佛经。空海在奈良久米寺得遇密教根本经典之一的《大日经》,从而对密教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这部经书已在日本流传了一段时间,空海能够理解《大日经》的前一部分,但随着阅读的深入,看不懂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本经书由汉字写成,所以空海便有了去“汉字的源头”,也就是去中国学习《大日经》的想法。

在空海入唐登入点——霞浦赤岸的空海佛像。王东明 摄

  于是在公元804年,空海随遣唐使入唐。漂泊途中遭遇海上风暴,历尽艰辛,九死一生,终于在福建赤岸镇着陆。登陆后又进行了艰难地陆地跋涉,最终抵达唐朝都城长安。空海在长安遇密宗高僧惠果阿阇梨,受密教灌顶传法,继承密教传承法脉。空海806年回日本,并带回大量佛教经典,同时也将诗词、书法等中国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新社 记者:空海学法回国后在日本和歌山县的高野山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名僧。高野山为何成为日本真言宗的圣地?您认为空海对日本佛教的发展有何贡献?

高野山金刚峰寺。孙东民 摄

  静慈圆:公元816年,空海开创了真言宗根本道场高野山。空海开宗立派有上下两层原因,上为国家,下为众生。换句话说,他为了芸芸众生在高野山开宗立派,然后从上到下拯救国家,这是空海坚持的一种护国理念。空海的弘法活动顾及民众,遍布全国,深受朝野欢迎。

  空海处于平安时代,在此之前的奈良时代,佛教势力强大,僧侣作为“国家公务员”,依靠国家支付的报酬开展佛教活动。但这种强势影响到了天皇的统治,于是桓武天皇迁都京都,开启了平安时代。

  在奈良时代,佛教以《华严经》《法华经》等佛经为基础,空海阅读这些佛经并将其归纳总结为“曼荼罗”思想。换句话说,他将当时日本的佛教思想汇聚在一起,创造了一种颇具包容性的思想,我认为这便是他对日本佛教的贡献。

   中新社 记者:1984年,为纪念空海入唐求法,您开始重走“空海入唐之路”。您认为重走“空海入唐之路”有何意义?

2004年,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佛教团团员在福州开元寺空海塑像前焚香祭拜空海大师。陈国明 摄

  静慈圆:那是将近40年前的事情了。我认为空海在修行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便是入唐求法,如果不理解这件事,就无法理解空海。然而,我惊讶地发现,空海曾经的入唐之路,竟然再没有人探寻过。1984年是弘法大师入定1150周年。我通过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为悼念空海大师而重走空海入唐之路的计划。因为空海是日中友好的桥梁,中方同意了我的申请。这条路长达2400公里,我在现代中国地图的基础上,研究公元804年空海的入唐路径,绘制了“空海入唐之路”。在随后的数十年间,我也多次往返于这条路。

   中新社 记者:空海编纂的《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第一部汉文字典,对唐朝文化在日本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空海的书法在日本享有极高声誉,与嵯峨天皇、橘逸势被誉为日本“三笔”。您如何看待空海为日本汉学的兴盛所作出的贡献?

  静慈圆:中国是汉字的中心,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派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空海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他阅读了以汉字书写的中国历史、文化、宗教典籍。当时没有其他日本人可以像空海那样掌握中国的经典。中国的经典构成了空海的人文素养和性格,他以汉文典籍为素材,构建自己的思想。

  空海33岁返回日本时,向日本朝廷提交了一份书籍名单,记录了他在中国收集的全部书籍。空海带回来的这些书籍除佛经外,还包括史书、医学书等,都是当时日本没有的汉文书。

  嵯峨天皇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并对汉诗等唐文化心怀憧憬。空海从大唐带回了德宗皇帝真迹、欧阳询真迹、《不空三藏碑》等书法真迹,还有《古今文字赞》《古今篆隶文体》等古典书论。空海将这些献给了嵯峨天皇。

  空海在书法创作方面,显示出卓越的才能,至今日本依然存有其《风信帖》《聋瞽指归》等真迹。空海的书法是独特的,中国有很多论述书法理论的经典著作,例如庾元威的《论书》、王愔的《文字志目》、韦续的《墨薮》等。当时的日本人,包括书法家在内,是没有机会读这些中国古典书论的。而空海熟读这些经典,理解其中奥秘,并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理论。如果想要读懂空海的书法,就需要将其与这些典籍结合起来分析。

   中新社 记者:据您了解,空海在传播唐代文化上还有哪些具体事例?

  静慈圆:有一种说法,说乌冬面和豆腐是空海从中国带回来的食物,但由于空海本人没有在其著作中提及此事,因此我也不能确定这个说法是否真实。但是空海在其著作中提到过茶,他对唐代茶文化传入日本作出了贡献。(完)

  受访者简介:

  静慈圆,1942年出生于日本德岛县。1961年就读于高野山大学。1971年修完高野山大学博士课程。历任高野山大学教授、副校长、高野山灵宝馆馆长等职。2018年就任高野山真言宗的最高僧位一一第519世“寺务检校执行法印”。2019年就任高野山真言宗前官。同时他也是中国西泠印社名誉社员。1984年为纪念空海入唐求法,静慈圆重走“空海入唐之路”。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