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6:02:17 来源: sp20250111
园林“绿废”集中处理变“绿肥”【北京市每年园林绿化废弃物约520万吨;7个区纳入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
初冬时节,呼啸的大风经常在一夜之间将树叶一扫而光,北京的大街小巷便铺上了松软厚实的落叶“地毯”,漫步其上沙沙作响。
为了让市民留住秋日风景,一些街道和公园、绿地采取了“落叶缓扫”举措,部分落叶自然分解后就地还林,“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么,剩下的枯枝落叶最终去了哪里?
关注1
全市“绿废”每年增加3万吨至5万吨
秋冬季产生的大量枯枝落叶,春天植物修剪下来的枝条、夏季少量的残花和草屑……园林绿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自然掉落或人为修剪后所产生的植物残体都属于园林绿化废弃物,它们又称园林绿化垃圾,简称“绿废”。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介绍,每年全市各类林地绿地产生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约520万吨,随着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的实施,绿废以每年3万吨至5万吨的数量增长。
目前,北京各类园林绿化废弃物已100%实现禁烧,并基本形成了以“落叶化土、枯枝还田”为基本思路的处置利用模式。
在北京,以落叶“地毯”为例,它们的最终去向有三个。张博说,在山区林区或者公园留野区,落叶缓扫后少量浇水,使其自然腐烂、缓慢分解,实现保水保墒的作用,占了落叶处理的一半比例;城市道路和居民区内的落叶,与厨余垃圾一起运走堆肥,这部分落叶量较少;剩下的主要是园林绿化部门养护绿地中的落叶,它们和枯枝一起粉碎,做成有机基质再施回土壤,起到沃土的作用。
枯枝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平原区,它们也有三个主要利用路径。其中,冬春季节市民们常在花坛露地、行道树穴中看到色彩艳丽的有机覆盖物,就是枯枝经过粉碎、拉丝、染色加工、分级处理后制成的。
自2005年起,西城区持续实施“黑土计划”,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高值化处理后的有机基质反哺城市土壤。经过反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2倍,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提高1-4倍。
关注2
绿废专用粉碎运输车可降低运输成本
枯枝落叶有了最终去处,绿废处理技术也相对成熟,但其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去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要求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北京有7个区纳入试点。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土壤与水研究所所长李子敬说,试点期望解决一些难题,如园林绿化垃圾收运系统不健全、专用运输车辆不足等。“树枝松散,体积大,长距离运输成本高。如果枯枝先就地粉碎、再运送堆肥,体积可以大大缩减,解决运输车空驶的问题。”
西城区南礼士路公园北侧的园林废弃物临时处理点,绿化工人将枯枝投入园林废弃物处置车的粉碎口后,在大齿轮的旋转挤压下被粉碎。“仅需6小时,便可将五六十立方米的园林废弃物粉碎压缩,装进处置车厢体中。”北京蓟城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主管王淼淼说。
今年2月,北京首家绿废利用园林绿化专家工作站成立。工作站由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的13名专家以及北京蓟城山水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9名技术骨干组成,聚焦园林绿废难题开展技术攻关。
“我们在西城区建立了11个临时收集点,在顺义张镇和朝阳东坝建立了2个集中处理中心。西城区公园绿地的枯枝落叶或修剪的枝条先运至临时处理点,经专用处置车粉碎压缩后,统一运送至集中处理中心进行二次粉碎、发酵堆肥。”
王淼淼介绍,处置车分为两代,第一代的厢体可以从车上卸下来,在绿地附近对废弃物进行粉碎压缩,装满后再安装到车上,拉至处理厂集中处理。第二代的车型更小,可以穿行在西城街道、胡同,一边收集绿废、一边进行粉碎作业。
“这是北京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使用的一体化粉碎运输车辆,也是住建部重点推荐的绿废处置车辆。”张博说。
关注3
未来北京将推广“绿废不出园”
每到深秋早冬时节,香山公园在苗圃附近设置的堆肥厂就开始忙碌起来。公园内收集的超过一千立方米的枯枝落叶等绿化垃圾,经过粗粉、细粉、混合、翻堆等步骤,可以产生200多立方米的肥料。开春之后,这些肥料将应用于植物养护、花卉种植。
国家植物园(北园)专门有一座绿化废弃物处理厂,目前平均每天收集约90立方米的绿化废弃物进行处理,全年处理2万多立方米,枯枝败叶经过处理变成有机质,实现绿化废弃物零排放。
玉渊潭公园里也有一个园区绿化垃圾处理场所,直径10厘米以下的小树枝先用粉碎机粉碎,变成细粉经过发酵之后变成有机肥,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粗大的树枝被破成直径5-7厘米的小碎块,回填到树堰里,起到保墒、保水、降尘、防寒的作用。
“这是今后在城市中推广的一个方向——绿废不出园。”李子敬说,未来公园和绿地可以开辟一块专门场地,用于绿废的粉碎和发酵,同时也可辐射周边5-10千米。自然堆肥腐熟需要3-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发酵设备的应用可将周期缩短至1-2周。但“绿废不出园”体系建设需要资金支持,绿废处置过程中的噪声和粉尘等环保问题仍是绿废处置主体的顾虑。
关注4
北京将启动“沃土工程” 提升土壤质量
目前,北京以“收集暂存点-临时处理点-小型处理站-大型处理厂”为主线的处置体系不断优化,在不同区域布设收集暂存点496处,布局临时处理点、小型处理站76处,建设完成规模化处理厂8处。
张博说,这4级体系刚推广了一年多,暂存点大多为公园绿地;临时处理点有粉碎车或粉碎机,具备简单粉碎功能,相当于中转站;小型处理站设立便捷移动式设备,进行有机基质加工,比如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既有移动式粉碎车,也有便捷式堆肥箱;最后一级是主要建在郊区的大型处理厂,进行规模化加工。
下一步,全市将适时启动“首都园林绿化‘沃土工程’”,加大园林绿化废弃物产品应用,全面提升土壤质量和生态承载力。
“北京市园林绿化用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0%,但北京的土地比较贫瘠,60%以上的土壤有机质不足1%,林地不可能‘抢’农地的有机肥来用,要把园林绿化废弃物好好利用起来。”张博说,以往城市注重土壤改良,因为城市绿化要种植花草,但山区平原区林地施肥较少。如今通过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利用,在解决绿化垃圾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全市土壤的有机含量,改善土壤碳库、增强土壤碳汇能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