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后,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发布时间:2024-12-23 13:41:36 来源: sp20241223

  洪涝后,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洪水淹没人们活动场所,会对环境和饮用水造成污染。受洪水和暴雨影响,一些带病菌的野生动物和蚊虫可能进入住所,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及时做好环境消毒和卫生防疫很有必要。有关专家结合大众关切进行提示。

  ■如何对住所内物品清洁消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常昭瑞建议,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

  先对室内物品进行全面彻底清理。不易吸水的物品,可在清洁后晾晒。易吸水、难以清洗干燥的物品,以及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饮料或药品,建议直接丢弃。

  被雨水污染的生活用品,清洁后要进行消毒。餐饮用具首选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对于可能被污染的水龙头表面以及水嘴内壁,可以用有效氯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干净,并打开水龙头冲洗管路及出水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应急办主任、研究员孙宗科建议,在清理霉菌的时候,要把门窗打开彻底通风。在清理霉菌的过程中,建议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做好个人防护。

  ■如何进行住所外环境消毒?

  外环境一般以清污为主。常昭瑞建议,对于重点场所,清污以后要做消毒处理。及时清理居室周边的雨水、垃圾,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如果有蚊虫滋生,必要时使用杀虫剂。

  ■家庭用水、饮水安全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家庭用水消毒,国家疾控局发布的《洪涝灾区环境卫生处置与预防性消毒指引(2023版)》提出,若取回的水较清澈,可直接消毒处理后使用;若很混浊,可经自然澄清或用明矾混凝沉淀后再进行消毒,常用消毒剂为漂白精片或含氯泡腾片。

  “在饮用水安全方面,最重要的是尽量喝开水。”孙宗科建议,首选瓶装水、桶装水和应急供水,不具备条件时,水一定要烧开后再喝。

  使用自来水前,要检查是否有浑浊或异味。不喝来源不明或者受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受污染的水来刷牙、漱口、洗菜等。用来盛水的桶、碗、盆等容器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洁净的水冲干净。

  ■如何防止病从口入?

  洪灾过后,可能发生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预防肠道传染病,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止病从口入。”孙宗科建议,要养成洗手的习惯,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不吃腐烂变质或者霉变和受污染的食物,尤其是不要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等动物。少吃或者不吃凉拌食品,若生吃瓜果蔬菜,要用洁净的水清洗干净。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和存放。

  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洪水。如有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皮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如何防止蚊虫叮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潘力军建议,首先,清除蚊虫滋生的场所。定期清理家庭卫生死角,如每天清理水池,保持台面干燥不留积水,每周向地漏补水一次,保持地漏处于水封状态;清理庭院内的积水,包括花盆托盘或者废旧盆罐,给水培植物每3—5天更换一次水。

  再者,选择合适的防蚊产品并合理使用。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电蚊拍、蚊帐和驱蚊用品,选用高密度蚊帐,使用电蚊拍时忌用手或者导电金属棒接触高压电网,以防发生意外。

  此外,合理选择活动区域和个人防护用品。黎明和黄昏时,尽量不要去潮湿、泥泞的室外或花草树木较多的场所。室外活动时,穿上长裤、轻薄的长袖和能遮住脚趾的鞋子。如果带婴儿外出,婴儿手推车应挂上蚊帐。蚊虫叮咬后,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全身荨麻疹、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皮肤感染如何处理?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宋坪说,细菌感染会有红肿热痛的症状,在保持皮肤干爽的基础上,可以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涂抹在皮肤表面。真菌感染会在皮肤上出现不断扩大的红斑丘疹或者在脚趾缝出现小水泡,可以用一些抗真菌的药膏,如特比萘芬软膏等涂抹。洪水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比如湿疹、皮炎、荨麻疹等,有过敏史或者家族中有过敏史的人群要特别小心,可以口服抗过敏药,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以及辨证使用湿毒清、防风通圣丸等中药。(人民日报 记者 申少铁)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