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棉路的紫贝芳华(博物视界)

发布时间:2024-12-23 00:48:22 来源: sp20241223

  图为紫花棉布。   方 云供图

  历史上,棉花曾与茶叶、咖啡、瓷器共同成为贸易体系中的全球性商品。与其他几类相比,棉织品贸易在更深层次引发了生产与加工环节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进而调动全世界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从某种意义而言,棉织品将世界关联乃至整合在一起,是各国间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

  海丝棉路兴江南

  棉花古称“吉贝”,是梵文棉花“Karpasa”的音译,并非中国原产物种。棉种传来中国之途大约分为三条路径:一是西北路,即沿古丝绸之路由印度、巴基斯坦进入我国新疆的喀什、和田、于田而达吐鲁番;二是西南路,即由巴基斯坦、印度经缅甸入云南西部的腾冲、保山、永平地区,然后向东南延伸,经广西而至广东、福建;三是南路,即海上丝路,传种于福建、广东一带。棉种从边陲向内地传播的时间则始于宋而盛于明。

  江南沿长江一带,植棉兴盛,盖因冲积平原地多沙土,棉稻相间。约南宋时期,棉花种植技术传入松江府(今上海地区)。清康熙《松江府志》载:“宋时乡人始传其种于乌泥泾镇。”元贞年间(1295年—1297年),黄道婆自海南返回故里乌泥泾(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大力革新棉纺织工具,推广棉纺织技术,织造出精美的棉制品,使棉纺织生产效率成倍提升,推动了手工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江南地区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为江南市镇的商品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元代王祯于《农书》中将棉与麻、丝、毛等对比,植棉“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免绩缉之工”,且棉花“葺密轻暖,可抵增帛”。棉纺织技术的革新与广泛推广使得中国服饰等级的差异逐渐缩小,由棉花引发“贵贱同之”的“服饰革命”,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紫花绽放誉西洋

  上海棉布名誉天下,一是畅销国内,自古便有进献皇家的贡品布,供官家使用的官布、番布,还有民间使用的稀布、刮绒布、踏光布等,名目繁多,织造精美,因在本土生产织造,又被称为“土布”。二是热销海外,自15世纪初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路日益成熟,中国与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贸易趋于频繁,上海棉布经由海上丝路外销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上海棉布最早的出口统计资料可追溯至18世纪30年代,《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记述首次在苏淞地区购买土布百匹以作试销;18世纪60年代之后,松江土布出口量逐年增加,至80年代已达20多万匹,销路远达英、美、日、法、俄、丹麦、荷兰、瑞典、南美和南洋群岛,成为当时各国争购的对象。仅次于丝绸及茶叶,土布成为该公司对华贸易的重要商品。

  其中,以“南京布(Nankeen)”命名的一种浅棕色棉布,因天然色彩和舒爽触感赢得欧洲人的喜爱。这种天然的赭黄色“是欧洲染坊极力仿制却无法实现的,而且听说只有用茶水洗涤布料才能保持这种色彩”。“南京布”就是人们熟悉的紫花棉布,它一度成为风靡欧洲的畅销面料。1834年2月,英国出版的《中国丛报》评价紫花布“在色调上和编织上仍对英国的棉布保持着优势”。

  19世纪30年代,英法上流社会的时尚装扮是“杭绸衬衫配紫花布长裤”,并频频出现于欧洲文学作品中。如法国作家大仲马代表作品《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爱德蒙·唐代斯出席重要场合时,即“身穿淡蓝色礼服,紫花布裤,白背心,举止和口音都有一股英国味儿”。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对其时流行的绅士紫花长裤这样写道:“他最讲究的服装,是一条紫花布裤,大象腿式裤筒,裤脚由铜丝带扎在脚下。”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提及“紫花布”更达8次之多,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也曾身着紫花长袍。至今,英国大英博物馆还藏有当时盛行的紫花棉布服饰。

  吉贝轻暖衣天下

  紫花棉布究竟因何得名?相关记载以明中后期较多见。如明嘉靖《常熟县志》载:“棉花,有白、紫二种,种宜高垅,西北乡人岁计赖焉。”明崇祯《松江府志》中记:“(紫花布)用紫木棉织成,色赭而淡,名紫花布。”明末陈继儒主纂的《松江府志》亦述:“独紫花布以紫花为之,不加染工”“紫花布以紫花织成,纱必匀细,工必良手,价逾常布”。诸多文献均指出紫花布是以松江、华亭一带种植的紫花棉花纺织而成,因棉花开花时呈紫色而得名,结铃吐絮后织成的布匹呈浅棕色,无需染色,可谓最早的天然彩棉。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来华使团也曾对紫花棉布作出详细描述:“这里应指出,因价钱便宜、穿着舒适和色彩漂亮为英人普遍使用的中国南京棉布,却并非如大家想象是染成的,而是用一种当地的棕色棉花制作。”另据《上海纺织工业一百五十年(1861—2010年大事记)》中的数据显示:至清中叶,上海地区的紫花布等经由广州口岸输出至西方各国。高峰年间曾向国内外市场输出棉布3500万至4000万匹,年贸易额白银700万至800万两。紫花棉布成为当之无愧的“创外汇”之大宗。

  “朝拾园中花,暮作机上纱。妇织不停手,姑纺不停车。”明代董纪的《织布谣》生动描述了劳动人民耕织生产的劳动图景。2000多年前,洁白温暖的棉花来到中华大地,串联起一条漫长的时空棉路。朴实无华的棉花,经纺、织、印、染而广被天下黎民。在时代演进中,经由江河湖海,朵朵白棉变成卷卷布匹再次扬帆,经由海上丝路东传、南下、西渐,向更为广袤的世界讲述华夏棉路的传奇故事,中国人民对棉纺织技术的杰出贡献亦在世界科技史与贸易史上留下璀璨记述。

  (作者为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非遗理论与应用创新基地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4日 17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