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7 23:06:29 来源: sp20241217
中新网 6月28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专家谈栏目,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新质生产力。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主任张燕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破除认识误区、避免实践偏差,要从时空两个维度来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要处理好全国一盘棋顶层设计、战略部署和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的关系。
他表示,各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一些误区——
避免跨越发展阶段。着眼国家战略发展,甚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致力于发展未来科技、未来产业,这是大势,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但在把握大势中,更要立足当下,要考虑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具有时代属性,不能超越我们的发展阶段的条件和能力,好高骛远,一味尝“新”、追求“高大上”。
避免脱离地方实际。这个实际就是地方的发展基础条件、特点和实际需要。我国地区差异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不一样,各地方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的主体动能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走出一条符合地方条件、特色和实际需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子来,而不是走一个模式。
避免关起门来搞新赛道。在实践中,由于思想意识不到位、市场竞争等因素使然,往往还是存在关起门来搞创新的现象,长期看制约科技创新的步伐。各地方一定要主动参与全国全球的产业分工协作,深入融入全国全球的创新网络,在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燕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一方面,需要认识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要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中,从人类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中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为此,要有前瞻谋划和战略定力,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搞短期的热度工程、形象工程。到地方层面,一定是有快有慢、有长有短、各有特色,而不是齐步走。
另一方面,需要认识到,一哄而上发展新质生产力,会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效率折损。各地方如果运动式地大搞、蛮搞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味求快,不仅会打乱自身发展的步子,还势必会影响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甚至会出现恶性竞争、内卷发展、重复建设,从而影响到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步伐和效果。
张燕认为,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就需要各地方:谋定而后动,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有所为、有所不为,防范方向性错误;坚持从地方实际出发,立足地方条件积极探索差异化的路径模式;加强对内对外创新合作,在更加开放环境下推进创新发展,增强创新发展的联动性协调性;长短结合,把握好先为与后为、快为和慢为的关系,既要着眼长远,更要干在当下落在实处。(“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