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9:36:31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网 广州1月25日电 题:隧道“追光者”守护平安路
作者 陆省省 郭军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1月22日,乐昌的气温逼近0℃。从乐昌市驾车到京广线大瑶山隧道南端的山坳里,一路上雨下个不停。
16时左右,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工务段乐昌线路车间大瑶南线路工区工长邓佳兴,前往茶园隧道与牛咀岭隧道之间的一处巡道班房里,更换即将失效的钢轨夹板保护器。
山里边雨夹雪,随着寒风起舞,打在脸上生疼。
从山上的公路边,有一条近乎笔直的台阶抵达铁道线,一眼看下去,有点发慌。邓佳兴拿着30多斤重的钢轨夹板保护器,沿着台阶缓慢向下走去,从远处看,像在“飞檐走壁”。
邓佳兴在牛咀岭和茶园隧道之间的巡道房里更换钢轨夹板保护器。陆省省 摄迎着雨雪差不多走了十分钟才抵达目的地。邓佳兴鼻子冻得通红,头发上落了一层雪,仔细检查了应急备品,又顶着雨雪攀登而上。他说:“前段时间,这里有处钢轨焊缝核伤需要加固,我拎着20斤重的鼓包夹板,两分钟就跑下来了。今天台阶湿滑,比平时走得更慢。”
邓佳兴在铁路工作快12个年头。工区9名人员,负责大瑶山隧道、茶园隧道、牛咀岭隧道双线26.6公里铁路线路的改道、拨道、捣固,更换钢轨、枕木以及巡查作业。他说,作业的地方,几乎全部是黑暗隧道,我们就像一群“追光者”,看到太阳,就意味着又完成一次安全护航。
19时30分左右,作业人员进入大瑶山隧道。幽暗的隧道,挡住了雨雪,挡不住肆意的风。隧道内两条线路,他们称为上下行线(北上南下)。南下火车带来的雪水让下行线湿漉漉的,两条线“泾渭分明”。
作业人员在大瑶山隧道进行起道、捣固作业。 陆省省 摄20时左右,到达作业地点。大家拎着起道机、捣固棒、螺丝机上线忙活起来。有人松螺母,有人摇动起道机臂抬升钢轨枕木,有人用捣固棒夯实石砟,一时间,螺丝机、捣固棒发出的轰鸣声,散出的油烟,让有限空间变得嘈杂、刺耳。邓佳兴拿着轨距尺复核钢轨几何尺寸,在枕木上熟练地写下“+1、-1,0、-1……”几组数字。像这样的流程,他们在“天窗”时间,还要在不同处所重复八次。
整个过程大概十几分钟,对讲机里传来邻线有车接近,防护员吹响了喇叭,作业人员停下来,等待列车通过。邓佳兴介绍说,如果“天窗”点外作业,就要到避车洞里避车,一次作业下来要避车几十次,工友们戏称是与火车“躲猫猫”。
作业人员在大瑶山隧道进行起道、捣固作业。 陆省省 摄维护隧道里的线路设备,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他们维修养护的质量,关乎整个大动脉的畅通。在往回走的路上,他发现好几处地段钢轨有肥边,便拿出笔记本,将需要整治处所和问题详细记录。
23日8时,雨过天晴,但大瑶山的风依旧刺骨。他带人步行7公里,边走边查看,遇到接头处,用小锤敲一敲,听声音辨别病害。邓佳兴说,隧道里光线不好,全靠手电筒照明,刚开始也是三步一猫腰、五步一低头,还要时不时趴身看钢轨的平顺度,检查三四公里,他就腰酸、腿疼、头发晕。
针对隧道线路设备养护特点,他还总结提炼了“巡、图、治、复”四字工作法。即针对隧道内道床厚度不足、脏污、板结等加强巡查,通过列车轮对与钢轨摩擦发出的声音,辨别道床弹性等结构病害;即通过分析比对每趟轨检车波形图,找出线路设备病害实际里程和病害类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通过分析比对复查作业前后轨检车的波形图,判断整治效果。
“执着于梦想,纯粹于当下”,是邓佳兴的座右铭。工作之余,他喜欢跟工友打篮球,尤其擅长投三分球,乒乓球打得也不错。每天下班出了隧道,总要跟妻子孩子视频聊聊天,聚少离多的日子里,手机里妻子孩子的照片视频,便是他对抗枯燥生活的“良药”。春运即将开始,他和工友们又要投入更加繁忙的巡查工作中,确保每趟车都能平安有序通过。(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