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守水护水“朋友圈”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发布时间:2024-12-28 02:49:37 来源: sp20241228

走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线水源公司”)大门,近一人多高的灰褐色巨石上,“丹心护碧水”5个大字分外醒目。

“水是丹江口的魂。”中线水源公司总经理李飞介绍,作为丹江口水库运行管理单位,公司与地方政府、相关管理单位及社会各方力量,建立了多层次、全覆盖的护水机制,特别是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丹江口水库。受访者供图

丹江口水库。受访者供图

渔民变身清漂服务队

清漂志愿者服务活动。受访者供图

清漂志愿者服务活动。受访者供图

清晨五点半,黄金良带着王照兵、李大荣两位志愿者,巡逻在从丹江口市同心桥水域到汉丹港沿河道的库岸线,捡拾白色垃圾和枯枝落叶,清理河道漂浮物。

过去,黄金良靠着库区水域网箱养殖和捕捞为生。2014年国家出台清理网箱、保护水域生态的政策后,黄金良带头清理了自家的网箱,还做其他网箱户主的工作,协助将街道办辖区近两万只网箱全部清理上岸。

如今的黄金良,成为一位清漂志愿者。每天带领11名队员巡查辖区内库岸水域,年累计巡查里程数达2000余公里。

“你知道吗?我的小外孙在作文里会写道:‘我姥爷是党员,每次都带头下河清理漂浮物。’”黄金良乐呵呵地说,言语里满是自豪。

“丹江口市清漂志愿者协会个人会员达1327人,以会驾船的渔民、水上运输户和库边熟悉水性的居民为主。”丹江口市“小水滴”清漂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正有介绍,协会常年组织志愿者打捞库面漂浮物、清理水草和藻类、捡拾库岸线和入库支流垃圾、清除线下淹死林木、开展增殖放流等,保护了库区生态环境,优化了库区水质。

守水护水“朋友圈”不断扩大

8月22日下午,丹江口水库水面波光粼粼,蓝天白云下,能看到水鸟在水面上起舞嬉戏。

“目前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中线水源公司供水管理部青年职工彭晓然说。就在不久前,他们又一次采集到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极高,侧面反映了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向好。

工作人员进行水质监测。受访者供图

工作人员进行水质监测。受访者供图

作为“斜杠青年”,彭晓然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青年志愿者。入职以来,他多次参加鱼类增殖放流和“守护水源地 青春在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

“公司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科普节水护水知识、传递节水护水理念,”中线水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蒲双说,服务队以青年人为主体,经常性开展知识宣传、巡视检查、捡拾垃圾等活动,向社会公众大力倡导节水护水的生动实践,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竣工后,坝顶高程由162米加高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至170米,增加库容116亿立方米……”说起水库数据,青年志愿者、中线水源公司工程部职工杜飞龙如数家珍。

多年来,中线水源公司联合库区沿线湖北省和河南省6个县(市、区),打造“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巡查、违法整治等方面的协作,充分发挥协同共管作用守好一库碧水。“从过去‘你是你,我是我’到如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守好丹江口一泓清水。”中线水源公司库区管理部副主任陈泽涛说。

志愿精神开花结果生机勃勃

无人机巡查库区。受访者供图

无人机巡查库区。受访者供图

位于丹江口大坝上游的蔡湾村,与大坝的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

2020年蔡湾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伍,每周开展两次集体守水护水活动,坚持每天值班巡河,到岸边捡垃圾、树枝,劝离垂钓、游泳人员。

“变化非常大,钓鱼、游泳的人不见了,捡拾垃圾经常空手而归,水也更清更绿了。”蔡湾村村支书朱孔兵高兴地说,村志愿者队伍也由原来的几名村干部发展到了80多人。

开展理论宣讲、护水宣传、清漂护岸、植树护绿、巡河劝导、治污净化等活动……“目前活动的形式多、内容多、人数多,”丹江口“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负责人黄祥伟一连用几个“多”来形容全市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现状。

如今的丹江口市,组建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设立清漂、护岸、红领巾、阳光、银龄、巾帼、工人先锋号、橄榄绿等“8”支志愿服务协会;组建市直单位、社会团体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等450多支队伍,有志愿者8.9万人;累计开展守水志愿服务活动5万余场次,累计时长260余万小时,带动了近20万城乡居民参与到守水护水节水行动。

“勇担政治使命,扛牢政治责任,忠诚守水事业,当好护水卫士”,在蔡湾村村委会,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守井人”誓词清晰可见。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水源置换和汛期洪水资源化利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助力沿线河流生态复苏,原本干涸的河流迎来“生态蝶变”。河南、河北境内的白河、淇河、安阳河、滏阳河、七里河、滹沱河等50多条河流水清岸美;天津市海河水位升高,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责编:杨曦、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