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5:33:23 来源: sp20241221
观众欣赏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建鼓铜座。 杜建坡摄
战国越王州勾剑。 杜建坡摄
战国凤鹿蛇鸟透雕镂空漆座屏。 杜建坡摄
被誉为“青铜冶炼巅峰之作”的曾侯乙建鼓底座、纹饰繁复华美的曾侯乙铜鉴缶、闻名天下的越王州勾剑、薄如蝉翼的龙凤虎纹绣罗单衣袖……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现场,一件件精美文物吸引观众驻足观看。
西周初年,在长江中游建立起一系列诸侯国,其中,江汉平原上的曾国和楚国,以其璀璨的物质文化,书写了中国青铜时代晚期异彩纷呈的篇章。
此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湖北省博物馆承办。展览分为“南公封国”“楚祀八百”“惊采绝艳”3个单元,精选湖北地区5家重点博物馆的20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漆器、丝织品等,其中一级文物多达45件。展览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和最新考古发现成果为支撑,展现了曾、楚两个南方古国的悠久历史和瑰丽艺术,带观众领略中国古代辉煌的青铜文明。
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40多年以来,江汉平原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凸显了湖北作为长江文化关枢之地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出土文物证明,曾国是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至江汉地区的重要诸侯国,与文献中的“随国”为一国两名。曾国立国700余年,经历了从王室藩屏到楚国盟友的转变过程,有着深厚的礼乐文明积淀,是先秦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文化发展和融合的见证。
楚国是周王室经营江汉地区的重要力量。立国之初,楚疆域不足百里,但锐意进取、包容夷夏,春秋时期问鼎中原,号为霸主,战国时期国力达到鼎盛,位列七雄。在公元前223年被秦灭国前,楚国是南方最大的诸侯国。
2009年随州市文峰塔1号墓出土的曾侯舆甬钟,钟体正反面共有铭文169字,记录了春秋时期吴楚战争中,曾国作为楚国的盟国,庇护楚王并助其复国。这与文献记载的史实相同,印证了曾国即史籍中所说的随国。
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建鼓铜座,采用分铸、铸接和焊接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由8对大龙和数十条纠缠穿绕的小龙构成,龙身镶嵌绿松石,是迄今所见最精美的先秦建鼓座。建鼓过去仅见于战国和汉代的青铜纹饰和石刻画像,曾侯乙墓发现了最早的建鼓实物,出土时鼓皮已朽,仅存鼓腔、贯柱及鼓座。中室还出土了两件建鼓槌。
凤凰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图腾,此次展览可以看到楚地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神秘生动的凤鸟形象。曾侯乙墓出土的龙凤纹四节玉佩,由一块玉料雕琢成可以活动卷折的4节,共雕刻7条卷龙、4只凤鸟和4条蛇。枣阳市九连墩1号墓出土的战国羽人玉佩,羽人头部以两只反首相背的凤鸟为冠,双翅收拢于胸前,全身阴刻羽纹、鳞纹,体现了战国时期对神仙飞升的崇拜。
九连墩2号墓出土的战国凤鹿蛇鸟透雕镂空漆座屏,屏面正中透雕双凤衔蛇,两侧雕刻双鹿、衔蛇朱雀、青蛙等,屏座两边与底部雕刻缠绕的蟒蛇。这件屏座构思奇妙,雕工精湛,是楚人漆器艺术的代表作,有研究认为它是放置瑟的支座。
荆州市江陵县马山1号墓出土的战国凤纹绣绢衣,在红棕绢面上以红、金黄、黄绿、深棕、朱红色线绣出精美纹饰,体现了楚人高超的织绣工艺。衣服背面图案呈菱形,主题是一只张开双翅的凤鸟正在啄食一条蛇,脚下另践一蛇。这件直领对襟式衣比正常的衣服要小,非穿着用衣,反映了楚人的服饰文化和丧葬习俗。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