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名园)浙江绮园:藏在江南风雅中的游子乡愁

发布时间:2024-12-23 19:53:18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社 嘉兴6月16日电 题:浙江绮园:藏在江南风雅中的游子乡愁

  作者 王潇婧

  “对于读过《红楼梦》原著的人而言,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是书中最经典的桥段。尤其是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播出,更是‘圈粉’无数。”趁着明媚阳光,湖北武汉市民朱晨和家人近日专程来到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镇的绮园,“打卡”剧中取景地。

  “宝钗扑蝶、小红私语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寻着《红楼梦》的足迹置身剧中景,朱晨回想起年少时,随着剧中人物命运兴衰而感慨落泪的时光。她细数其中故事:这座位于绮园东面的小亭子,为纪念《红楼梦》拍摄,专门沿用剧中名字“滴翠亭”,“亭子里还有当时的剧照”。

  占地约12800平方米的绮园,是中国十大名园之一,亦是浙江现存私家花园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典园林。

  步入绮园,整片洁白的围墙被藤蔓缠绕,葱郁宜人。脚踩着布满鹅卵石的小道,行至写着“绮园”二字的月洞状园门处,参天古木穿越百年的春华秋实,让熙攘的城市与静谧的园林相映相依。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的绮园被绿植覆盖。 (嘉兴市侨联供图)

  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绮园,取“妆奁绮丽”之意,布局为前宅后园式,为当时的富商冯缵斋所有,俗称“冯家花园”。1964年,冯氏后裔将绮园无偿捐献给国家。

  中国古典园林有“无水不成园”之说。据绮园负责人何东风介绍,园内以树木山池为主,其建造遵循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山水造景的布局原则,巧妙运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叠山理水园林理论。“三山夹两水”,中山将园林分为南北两区,特色各异。

  绮园既有江南园林屈曲宛转、布局精妙、注重空间变化的特色,又巧借假山,融合自然。东南具有苏州园林之韵,西北呈现杭州西湖特色。园内建筑较少,仅为点缀,但造型灵秀恰到好处,高台曲池,美石嘉树,使园外山月与园内景物气韵相承,浑然一体。

  “古树名木是绮园最具特色的珍贵资源。”何东风说,园内露地生长的植物共有115种,含木本植物106种(697棵)、多年生草本植物5种、蕨类植物4种。“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16科20属21种58棵,种类与数量均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之最。”

  古树名木是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和诉说者。近年来,绮园推进古树名木本体健康的诊断与监测工作,对衰弱株与濒危株进行抢救复壮,同时改善四周生长环境,因“树”制宜、“内外”结合,让古树名木“焕活”新生。

绮园十景之一“晨曦罨画”。(嘉兴市侨联供图)

  漫步园中,绿荫蔽日、野趣横生,在通幽曲径、小桥流水、拱门花窗里,在“别有洞天”“晨曦罨画”“四剑探水”等诗化景致中,尽藏江南风雅,寄托着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的旷世幽怀。

  “我虽远在异国他乡,却时常惦念家乡,关切家乡。”2014年,绮园获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当消息被远在海外的冯氏后裔——冯缵斋的曾孙女冯之茂得知后,她专门书写贺信,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期望绮园能成为海内外游子的亲情纽带。

  在冯之茂笔端,故乡从实体的存在化为心中的精神家园,时刻提醒世人,无论走得多远,乡情都是游子割舍不断的牵挂。

  如今,已成为“浙江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绮园,正以江南园林之韵,吸引越来越多海外侨胞踏上“寻根之旅”。

  在刚过去不久的端午节,旅居海外近30年的黄慧带着女儿游绮园、包粽子,“我的孩子生长在英国,这次体验就是想让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国”。(完)

【编辑: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