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籍专家: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发布时间:2024-12-30 11:27:57 来源: sp20241230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德语外教穆拉德·阿拉米3月1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去年3月15日,中国领导人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推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文明交流互鉴至关重要

  文章指出,从本质上说,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分享彼此的思想、价值观、传统和习俗等等。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文化交流让我们接触到不同的传统、价值观和信仰,从而开阔了眼界。

  文化交流的影响已经超越个人层面,延伸到社会乃至国际层面。文化交流提供了机遇,让我们了解其他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和习俗,以及其他群体对国家、地区和全球问题的观点,并且有助于建立相互理解与信任。

  以古丝绸之路为例,它建立在各地区大规模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这条贸易路线促进了各国商人之间的对话,让全世界开始了解中国的丝绸、茶叶、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以及火药。

  在现代社会,文化交流是国际关系的组成部分,不仅涉及商品,还涉及思想和文物。事实上,文化交流并不一定需要前往其他国家,也可以借助于将一个国家的书籍、特别是文学作品用其他语言翻译出来,以及让一个国家的电影在其他国家播放。

  中国推动对外文化交流

  文章以文学作品翻译为例指出,作者有一次走进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家书店,出于好奇询问是否有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他惊喜地得知,茨威格的全部作品都被翻译成了中文。

  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奥地利诗人、作家弗朗茨·韦尔弗和德语诗人保罗·策兰的诗歌也能在互联网上找到中文版。与此同时,大量的中国作品也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多位著名诗人的诗词已经翻译成英语、法语和德语,包括唐代诗人杜甫、李白、孟浩然和杜牧,宋代诗人苏轼和林逋以及明代诗人高启。

  事实上,正是借助文化交流,人们将知识、经验与技能相互融合,并且更好地理解彼此。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还有媒体行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交流最主要的任务是促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推动各国人民的对话。

  缔结友好城市在增进各国相互理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汉堡在1986年和中国上海结为友好城市。汉堡市政府自2006年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时代”活动,以促进德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与对话。

  德国与中国的友好城市还包括科隆与北京、特里尔与厦门、布伦瑞克与珠海、德累斯顿与杭州、法兰克福与广州、纽伦堡与深圳、雷根斯堡与青岛、奥克斯堡与济南。

  文章最后强调,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对话,还推动了共同研究,让档案查阅更加方便。文化交流融入不同群体,增进了友谊。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