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3:21:30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网 兰州4月24日电 (记者 冯志军)作为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家级盛会,每年短短几天时间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敦煌文博会”),如何让“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载体“实”起来?
“从开幕到闭幕的敦煌文博会只是一个载体,目的是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搭建一个类似朋友圈的畅通渠道,这种延续性还会贯通至会前、会中和会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近日接受 中新社 、 中新网 记者专访时表示。
2023年9月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办期间,《相约敦煌》文艺演出当晚在甘肃敦煌上演。李亚龙 摄何效祖说,每届敦煌文博会都会邀请主宾国、主宾省,通过展览、论坛、演出等交流活动后,即建立了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甘肃文化走出去,外来游客走进来”的可持续性互动。去年冬天以来,过去“旅游淡旺季”分明的敦煌,冬春旅游呈现出“十分红火”的态势,尤其今年春节假期,参观莫高窟甚至“一票难求”。
2000多年前,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拥有阳关、玉门关的敦煌成为“丝绸之路第一枢纽”,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形成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全球唯一的交汇地。
2019年7月18日,中外游客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骑骆驼观光游览,形成近2公里长的宛如长龙的观光驼队。王斌银 摄今年,甘肃官方制定出台聚力“八个一”品牌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方案,提出一年一届敦煌文博会,让“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载体“实”起来。高水平策划敦煌文博会开幕式和各类论坛会议;充分展示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成效;开展“媒体甘肃行”“网红看甘肃”、“飞天”微短剧大赛等活动;高质量组织招商引资活动。
自首届敦煌文博会于2016年9月举办,目前已举办六届,共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近万名嘉宾参会。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敦煌学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合作和遗产保护、文化创意、文化旅游项目洽谈签约等议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论坛、展览展演、文化贸易、合作交流等活动。
敦煌市委书记石琳表示,在去年举办的第六届敦煌文博会期间,敦煌文旅领域经贸合作更加广泛,不仅有逾百亿元的26个文旅重点项目完成签约,还通过专题推介敦煌特色农产品、敦煌文化研学季、冬春旅游优惠政策等,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敦煌文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让我们认识到很多企业,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把陇东刺绣产品推广出去,推向全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到甘肃刺绣等传统文化。”国家级非遗庆阳香包绣制技艺庆阳市级传承人道春霞说。
2024年2月18日,雪后美丽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王斌银 摄“参会的国家部委负责人,通过调研了解地方文旅工作,结合国家最新政策,甘肃文旅发展中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伴随的政策和资金也会及时跟进。”何效祖举例说,去年甘肃提出的敦煌文献和甘肃简牍文献整理出版工作被列入国家计划。今年被国家资金支持的全国出版工程只有三个,甘肃就占了两个。
“一带一路”朋友圈持续扩大、沿线各方合作越来越广、甘肃国际友城达63个……在敦煌文博会持续影响下,其综合效应亦日益显现。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敦煌为例,2023年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全年承接会议论坛、展览演出、节庆赛事等活动29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6万余人次。
高规格举办的敦煌文博会,另一使命是充分展示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成效。近年来,甘肃已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敦煌文化、石窟艺术等主题研讨、论坛等交流活动200余场次。
何效祖说,敦煌文博会期间,汇集大批海内外一流专家学者,探讨交流中的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路,会成为未来学术界聚焦研究甘肃历史文化的一个核心。后续随着专家学者一系列研究成果发布,这又是对甘肃“江湖地位”新的定位和提升,通过持续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吸引国际上更多人来了解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博会办得轰轰烈烈,各种宣传推广一出去,游客就来了,投资商也来了,然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带动的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在何效祖看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漫长过程,而作为其载体的敦煌文博会,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其“获得感”在多年以后即能充分显现。(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