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5:28:44 来源: sp20241221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记者 刘书文
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今天的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绿色发展动能澎湃,正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
在人民网开展的2024年全国两会调查中,“高质量发展”入选十大热词。今年全国两会上,围绕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代表委员表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快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委员表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能。”
牵头制定投影行业的亮度标准、出货量居全球家用投影市场第一、护眼三色激光的光源应用技术世界领先……极米科技董事长钟波代表介绍:“过去,我们一度缺少光机制造核心技术。如今我们已掌握了光机和光学镜片研发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光学镜片到光机的自研自产闭环。”
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以更多创新成果和技术应用,投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钟波代表表示。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谢茹委员表示,“要积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好产业链融通带动作用,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实现大中小企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彼此融通、相互协同。”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之举。
如何能在米粒大小的硅基材料上刻一首古诗?借助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已成为现实。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吕国范委员介绍,这项关于超硬磨具研发的关键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入企业车间、应用于生产一线。
“一项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历程,充分说明科技创新成果要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吕国范委员建议。
“产业创新的澎湃动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驱动引擎。”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院长董进代表介绍,“目前,我们牵头建设的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已经投入运行,正在打造国际领先的自主可控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服务航运贸易、供应链金融、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为国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性能领先的自主技术支撑。”
“无论是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还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人工智能都蕴含巨大潜能。”润泽智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委员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超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支撑,“应进一步科学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发挥数据要素资源聚集优势,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着眼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抓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23年,我们推出的载重量25吨的混合动力轮式装载机与机重125吨的液压挖掘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工特级技师周颖峰代表说,着眼未来,应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融汇点。一方面,要推动高校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另一方面,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新需求,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委员建议。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对更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高等院校而言,要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魏世忠委员指出,要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布局,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激励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我们将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以更多政策红利‘滴灌’中小企业的创新实践。”广东省江门市市长吴晓晖代表说,不断打通束缚创新活力的堵点卡点,才能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应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和激励举措,积极培育服务‘链主’企业、本土科技型骨干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加有利于创新的浓厚氛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本报记者祁嘉润、赵梦阳、陈圆圆、王洲、邵玉姿、黄福特、吴丹、向子丰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5日 05 版)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