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发布时间:2025-01-11 06:29:31 来源: sp20250111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培育金融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也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

  金融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关于金融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其中,信念引导金融政策、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指导金融机构确立职责使命、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指导金融从业人员明确职业定位和行为操守;价值观涉及人们在金融活动中对是非、对错、好坏、优劣等的基本认识和判断标准;行为规范是金融活动参与者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是金融的信念与价值观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升中国金融软实力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金融文化深刻蕴含着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发展和安全、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具有引导、激励、约束、创新等作用,影响金融从业者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丰富、优秀的金融思想和文化传统,“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等理念都与现代金融治理高度契合。必须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有效推动其在金融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文化的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理论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对金融文化研究不够透,对金融文化的内涵、定位、作用与价值理解不够深,对推进金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重视不足,没有很好地把金融文化建设与金融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金融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适应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现实需要。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等,都与我国金融文化建设滞后密切相关。

  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文化已成为推进金融创新的动力源泉、提升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金融稳健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提升金融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的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认识金融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金融的本质是中介,通过多种方式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实现资金跨时间跨空间的高效配置。长期以来,无论金融活动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流程规范等如何演进,其本质并没有改变,都在于联结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判定金融活动是否高效的一个直观标准,是供需之间的金融中介成本是否降低。提升金融体系效率、降低金融中介成本,关键在于降低资金供需双方建立信任的成本。

  诚实守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左传》有载,“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孟子强调“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等成语典故都在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具体到金融实践中,大力弘扬诚实守信文化,倡导不逾越底线、不触碰红线,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的信任成本,提升金融市场流动性和效率,还可以间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金融中介效率。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资本具有天然的逐利性。金融使劳动分工、规模经济成为可能,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同时,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下,金融资本暴露出明显的垄断性、掠夺性和脆弱性,不仅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而且屡次引发经济金融危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倡导见利思义、以义取利、重义轻利、舍利取义,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孔子主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秉持以义取利的价值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便会以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祉的增加为追求,摒弃短期套利、操纵市场、欺瞒造假等不当及违法违规行为。

  要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建立健全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金融发展成果。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居安思危”“行稳致远”,强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论道“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老子》有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中华传统商业文化特别强调稳健经营,“将本求利”是古代钱庄票号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事准则,实质就是重视资本金约束。打造稳健审慎的金融文化氛围,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增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时刻把防控风险摆在突出位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要坚持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监管工具,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完善微观审慎监管,以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能力、盈利表现、流动性、市场风险敏感度等为标准,完善金融机构评价体系。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我们也历来崇尚在守正中创新,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进行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具体到金融实践中,“守正”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尊重经济规律、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守正创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完善机构定位,强化市场规则,健全法人治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崇尚德法相辅,强调“礼法并用”。先秦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时代新征程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根据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要求,推动重要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织密金融法网,补齐制度短板。尤其要完善关于金融稳定和安全的法规,明确金融风险处置的触发标准、程序机制、资金来源和法律责任,健全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二是丰富执法手段。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加强金融管理部门与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监管协同,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体系,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整治各种金融乱象。三是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持续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专业性、权威性和透明度。

  培育金融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工程、长期工程,内容十分丰富,任务极为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增强金融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何德旭 曾敏)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