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5:54:42 来源: sp20241221
据媒体报道,近日,河南方城县文联主办“清风方城”文学艺术有奖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引发热议。名单显示,20余篇获奖文章中,有12篇系同一名作者。并且,这位作者不是别人,而是此次征文活动承办方之一的方城县《裕州心声》主编。
针对网友质疑存在不公正问题,方城县“清风方城”有奖征文活动调查组10月31日凌晨发布情况说明称,经初步调查,评选环节存在问题,评选结果无效,调查处理情况将适时予以发布。
奇葩的还不只是主编一人12篇获奖。据公布的23篇获奖作品信息,仅5篇文章的作者不在《裕州心声》编辑部名单之中。也就是说,虽然名为向社会开放的有奖征文评选活动,但绝大多数获奖者都是《裕州心声》编辑部成员。
如此“自己承办的活动,自己人参加,自己人获奖”的征文活动,真是辣眼睛。抛开征文到底有多少含金量不谈,好歹都是文化人,这般自娱自乐,是不是太有辱斯文了?
当然,诚如一些网友所言,县区级的有奖征文活动,往往参与者有限,评来评去,最后可能也就只能多数获奖者都是老面孔了。但是,既然明知如此,这类活动本身的存在意义和举办必要性就相当存疑了,又何必再大费周章地举办?此次征文一共只收到49篇作品,获奖的就有23篇,接近50%的获奖率,本来就显得畸高了。如果一开始就明确,最终多数都是自己人捧场,不妨干脆就搞成内部征文活动。
任何一项公共评选活动都得有规则。比如,起码的利益回避原则。如果“自己人”成了参加主力和获奖主力,显然在公正性上就很难保障。要知道,一项征文活动到底能够吸引多少人参加,本身就是考察评选公信力的一个影响因素。若不把这一点放在第一位,最终就只能是参加的人越来越少,“自己人”获奖的概率越来越大,然后愈发让社会人士失去参与动力,由此恶性循环……
所以,即便是参与的作者有限,举办方也应反思:为何征文活动吸引不了人,而不是坚持不顾观感地让“自己人”凑数。
根据当地文联相关负责人的回应,网上流传的结果只是初评结果,“还没经过主办方同意,就发到了网上”。但即便是初评结果,从目前的情况看,大概率也没法改变多由“自己人”获奖的现实。这项活动的必要性和存在价值,就需要重新评估了。
事实上,该活动还有一个相对特殊的背景值得注意。网传截图显示,方城县文联官方公众号“裕州心声”10月26日曾发文称,为激励全县党员干部更加忠诚干净、担当作为,达到风清气正,由方城县纪委监委、方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各相关协会和方城县《裕州心声》编辑部承办的“清风方城”文学艺术作品大奖赛获奖名单揭晓。可见,此次征文活动的初衷是良好的,然而,初评获奖名单暴露出的某种风气可能恰恰是不正的。
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举办相关的主题征文活动当然可以,不少地方也都举办过。但是,能不能办好,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是得事先掂量下,不能是想当然地跟风某种形式。须知,实事求是本身就是最该追求的“正气”之一。(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