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敦煌女性杰出人才计划”正式启动,凝聚文化传承的女性力量

发布时间:2024-12-30 11:05:56 来源: sp20241230

  傍晚,游客陆续离去,被誉为“沙漠中的美术馆”的莫高窟安静下来,而在第55窟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仍沉浸在“面壁”作业中。

  回应时代的呼唤,窟内、窟外的人们从中探究着艺术创造的源起与流传,思考着文化创新的成因与真谛,实践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与担当。

  8月27日,为了更加聚焦敦煌女性工作者的培养,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国强公益基金会共同提出了“樊锦诗·敦煌女性杰出工作者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当天,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成立的“国强·敦煌文化守护专项基金”正式揭牌。

莫高窟第55窟文物修复现场(敦煌研究院提供)

  一个甲子的守望

  敦煌,丝路咽喉,文明交汇。公元4-14世纪,历经10个朝代1000多年的营建,保存了如今莫高窟735个洞窟、2000多身彩塑、4.5万平方米壁画的宏大规模。

  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守护了莫高窟60余载,走遍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守望着莫高窟里的历史沧桑、文化纷繁。她将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成终身事业,用满头华发,换来了敦煌的“容颜永驻”。

  8月27日,86岁的樊锦诗先生出现在“樊锦诗·敦煌女性杰出工作者培养计划”的启动仪式上,“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文物工作者,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樊锦诗在莫高窟第85窟壁画修复现场检查工作(敦煌研究院提供)

  一批女性的力量

  在敦煌壁画里有许多的女性形象,这些珍存女性风华的画面,散发着千年前神秘、温婉和繁荣的生命力。千年后,一代又一代像樊老先生一样的杰出女性,怀抱热忱扎根荒漠,只为了守住敦煌之美。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研究院已经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机构,以及国内40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探索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问题,培养了一大批在石窟、壁画、土遗址和文物数字化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杜芮称,“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关注,共同参与。我们希望选拔并培养一批热爱敦煌文化、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女性工作者,提升专业素养、建立国际视野,推动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为敦煌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期待参与项目的女性杰出工作者,在传承保护好敦煌文化同时,带动更多妇女在非遗手工艺领域实现创新发展。”

“樊锦诗·敦煌女性杰出工作者培养计划”启动仪式

  “天下大事,说到底都是人才的事。”樊锦诗先生说:“科技保护很重要,培养人更重要。女同志在敦煌保护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希望新一代莫高窟人,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勇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让莫高精神代代相传。

  一场公益的接力

  作为多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莫高窟却在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态势在消逝:经历千年风雨洗礼,莫高窟面临着极端天气增多、旅游需求旺盛等诸多挑战。起甲、空鼓、酥碱……都是她可能遇到的典型“病害”。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代代莫高窟人持续接力,社会各界力量也参与其中,尝试助千年莫高窟“跑赢时间”。1983年,邵逸夫先生捐赠1000万港币,用于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铝合金材质洞窟门及洞窟内玻璃屏风修建,从此三座石窟遗址的不可移动文物拥有了有效的保护屏障。

国强公益基金会参与榆林窟保护性展示设施

  40年后,这些设施也亟需更新升级。2020年,国强公益基金会成立专项资金参与榆林窟保护展示设施改造,为洞窟更换玻璃屏风、使用与洞窟年代相契合且透气透水的手工砖、实施防反碱洗沙工程,被樊锦诗先生评价为“具有莫高精神的保护性展示设施”。在此基础上,基金会又提出“推开那扇门”公益计划,支持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472扇洞窟门更新,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碰撞。

  2024年,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成立“国强·敦煌文化守护专项基金”,用于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及弘扬事业,带动更多社会公益力量赓续传承,助力敦煌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

国强·敦煌文化守护专项基金挂牌仪式国强公益基金会陈翀理事长致辞

  “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苏伯民院长表示。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