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画家的45年:改革开放让我梦想成真

发布时间:2024-12-28 05:50:44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网 杭州12月20日电 题:一个中国画家的45年:改革开放让我梦想成真

  作者 严格 童笑雨 傅天骋

  “我自年少时期就有两个梦,一是在中国花鸟画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是把中华传统艺术推向世界。我觉得,是改革开放让我梦想成真。”12月20日,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画家何水法接受采访时说。

  向日葵层层叠叠,似迎风摇曳,虽是花鸟画,却有生命磅礴之气势。这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画家何水法笔下的《璀璨金辉》。12月19日,“笔墨中国——首届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在北京举行,何水法和30多位画家的作品一同亮相。

何水法作品《璀璨金辉》。受访者供图

  和其他作品相比,何水法的花鸟画独具特色:只有花木,没有石头,不见鸟影;只画整丛整团的花,不用简洁的折枝;用色明艳。这是何水法笔下的“三奇”,也是他走出的一条中国花鸟画“革命”之路。

  何水法是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研究院院长,是中国当代画坛上独具精湛技艺也是最受瞩目的花鸟画家之一。他曾直言,自己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

  那是1978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开始招收中国画研究生。在杭州新业塑料厂做设计的何水法报名后成功考取,师从著名画家陆抑非,那时他已32岁。

何水法(左一)与恩师陆抑非先生。杭州抱华楼国画研究院供图

  得陆抑非教导后,何水法转攻写意花鸟。中国花鸟画有一固定的图式结构:石头、花木、鸟。画作中定有块大石头,配松树就是松石图,配毛竹就是竹石图。

  “这完全是拼盘式构图,这块大石头束缚了艺术家的创作。”何水法当时想,时代在发展,民众的审美不断提升,艺术创作也必须开放。

  于是,刚“入行”的他毅然放弃前人风格,将传统花鸟画中必不可少的大石头“搬”掉,他想以全景式画面呈现,就像电影宽银幕一样,追寻更为纯粹的花鸟画。

  他开始画繁花,一丛一丛、一树一树,这一结构方式几乎不同于古今任何一位中国花鸟画家。1992年何水法开始在中国画中大规模引入色彩,这在当时引发很大争议。“我那时坚定一种信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精神和审美取向。如今想来,正是时代的发展给了我尽情发挥和突破的可能,给了我创新的勇气与力量。”

  让自己的画走出去,让中国画走向世界,尽自己的力量弘扬中华美学和时代精神。这是何水法的第二个梦想。

  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他想“走出去”交流学习。因为爱花,每到一个国家,何水法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看这个国家的国花,然后写生。

  他第一次去国外办个展,是1998年,地点是德国弥尔登堡博物馆。在何水法之前,这里从未举办过中国画展览。

何水法(右一)在德国办画展。杭州抱华楼国画研究院供图

  此后,何水法带着作品去了很多国家,他走到哪里,鲜花就开到哪里。

  这种“走出去”的展览,不仅让西方了解了中国的花鸟画,也让在外的华侨华人感受到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何水法还记得在美国办展时一位华侨对他说的话:“从你的画里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腾飞,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华民族复兴的气概。”

  听到这句话时,何水法觉得,自己的路没走错,而他也乐此不疲地继续走在“走进去”的路上。他觉得,中国笔墨画不仅要走出国门,还要走进西方主流社会。

  就这样,波兰卢布林何水法艺术中心、意大利何水法艺术中心一一建立。2010年,何水法受聘为乌克兰利沃夫国立艺术学院荣誉博士,是该学院“唯二”的外籍荣誉博士之一。

  聘任仪式很隆重,对方不仅安排了120名合唱演员,现场还有一位著名的乌克兰演奏家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国旗和乌克兰国旗悬挂在一起时,何水法激动得热泪盈眶。

乌克兰利沃夫国立艺术学院授予何水法(左一)荣誉博士称号。杭州抱华楼国画研究院供图

  他是一位“热烈”的画家,和他笔下的花一样。这种“热烈”,也是对绘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何水法的恩师陆抑非是吴湖帆“梅景书屋”的传人,吴湖帆是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捐赠者。让《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合璧,不仅是炎黄子孙的愿望,也是何水法的。

  2010年,在《富春山居图》问世660周年之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富春山居图〉“合璧故里”展出的提案》,并推动了次年《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山水合璧”。

  如今的何水法壮心不已,每天仍保持创作。他曾耗时两年半,创作了45幅“亚运之花”,并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亮相。

  这不仅只是45朵花,更是这么多年来何水法画花的积累。“用中国笔墨画描绘世界各国的一百种名花,并在联合国展示是我的梦想。”何水法说,让各国文化与中国笔墨画交流碰撞,才是真正的“百花争艳”,而他也愿意一直画下去,传承中华文脉,践行艺术创新。(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