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6:58:47 来源: sp20241216
清晨的阳光洒下来,黄河的冰凌晶莹闪光。一大早,许为钢院士便来到位于河南新乡的神农种业实验室,带领团队进行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一种情怀矢志不渝。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新乡市布局建设中原农谷。许为钢、雷振生等一批专家学者,把家安在了这里,成为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乡坚持市县一体,突出“重实践、建新功”,把建设中原农谷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龙头工程”、检视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举全市之力,聚八方才智,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的小麦、花生育种水平国际领先,供种能力全国第一。
“新乡地处南北分界过渡带,北方良种想要南下推广,南方品种想要北上繁育,都需要在这儿驯化3到5年,既兼顾一年一熟区,又能服务一年三熟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认为,建设中原农谷、打造“中原粮仓”,将促进河南粮食生产能力整体提升,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种子乃农业的“芯片”。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是中原农谷的重要使命。“去年以来,我们实施政策、人才、平台、项目四个轮子一起推一起转,中原农谷建设呈现出全面起势、加速成势的生动局面。”中原农谷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平原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陈剑虹说。
河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多个建设意见,20多个省直单位给予250多条配套政策支持中原农谷建设。目前,中原农谷已打造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等53家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聘任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8位知名专家担任首席科学家。
从机构注册到“拎包入驻”,不到半年时间,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已有12支团队在平原示范区扎根。“示范区为我们提供了近1万平方米的科研办公大楼,我们要发挥‘国家队’优势,在大宗粮食作物方面提升河南的优势,在蔬菜果树、杂粮方面补齐河南的短板。”该中心主任顿宝庆说。
冬日,位于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的中原农谷种业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已吸引先正达、中农发、秋乐、牧原等74家种业企业全面入驻。
创新的环境助推优质品种的培育。神农种业实验室产生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全球首创抗苯磺隆除草剂的花生新种质,发现并克隆调控芝麻节间长度的短节基因,在全球首次绘制玉米植物根应答病原菌浸染的高分辨率细胞图谱。
“目前,已有37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其中郑麦379、郑麦1860、豫花37、郑1307、豫芝NS610等5个品种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新麦58、郑麦918先后以1618万元、1918万元被成功竞拍,接连刷新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中原农谷管委会副主任杨海峰说。
在中原农谷西区——获嘉县,去年大豆平均亩产321.82公斤,再次刷新大豆百亩以上连片实收测产平均单产全国高产纪录。高产的密码何在?“种子、耕地是丰收的两个关键。”种粮大户徐方子去年种了1200亩大豆,选用了中原农谷培育推广的良种,亩产都在300公斤以上。
2023年,新乡市在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建成了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在我们这里实施农田智慧施肥项目,院士虽然远在北京,但通过5G云系统,农作物长势、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一目了然,手机上就能操作施肥、灌溉。”获嘉县位庄乡党委书记祝贺说。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军旗)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