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6:28:16 来源: sp20241215
9月27日,“华彩新章”京彩三重奏室内乐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这次演出中,我与单簧管演奏家王滔、钢琴演奏家张放组成“京彩三重奏”,礼赞新中国75周年华诞。这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灵感谱写的演出曲目,传递出我们对当代古典乐创演的思考、对祖国深厚真挚的感情。
中西交融乐相通
音乐是融通的语言。《礼记·乐记》中有言,“乐者,天地之和也。”1786年,德国音乐家莫扎特为颂扬友谊写下音乐史上第一篇“单簧管、中提琴和钢琴”三重奏曲目《降E大调三重奏》,后来舒曼、布鲁赫等西方音乐家竞相效仿,将这一乐器组合运用到室内乐创作中。我们3人均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在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中学习,随后前往海外深造。这样的经历令我们能敏锐体察中西音乐的异同,探索不同音乐形式、不同乐器之间开展对话、融合创新的可能。我们渴望新的尝试与探索,以三重奏室内乐这一西方传统音乐形式演绎中国当代作曲家谱写的心灵之歌,以期西方观众在熟悉的音乐语汇中感受中国音乐的脉动,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愿望成真并非易事。“乐”由心生,唯有沉心静气,才能在创作道路上行稳致远。室内乐被誉为“智者之间的对话”,考验演奏者彼此间的默契。一年多前,我们便开始联系作曲家,就乐曲谱写多次研讨,并在谱曲完成后邀请10位作曲家参与排练,细细打磨。
中西音乐交融之美不囿于形式,更胜在内容和思想的契合。在音乐厅中,观众被我们演奏的《橙黄橘绿》深深打动。这部作品借鉴了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创作理念。德彪西将法国印象派绘画手法运用到音乐创作中,用乐符表现光线与色彩的瞬间运动,并结合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特点,同时大量使用五声音阶这种典型的东方音乐调式。《橙黄橘绿》使用五声音阶与西方现代作曲技巧相结合,令一段段和弦浸满色彩,使乐章沉浸于朦胧闪烁的意境,在听觉上给人以稍纵即逝之感。
这部作品描绘了秋日景象,灵感源自苏轼七言绝句《赠刘景文》中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中秋景一洗萧瑟与伤感,斑斓的色彩寓意丰收的气象,表达出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咏叹秋景是古今中外诗人们的永恒主题,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济慈的《秋颂》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摘苹果之后》等诗作也表达了对秋的赞颂,蕴含着诗人们对时光流逝和四季变换的思考,与苏轼之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源头活水在传统
我的父亲曾在民乐团担任指挥,我早年也曾学习二胡,熟悉中国民乐的曲式与风格,这为我用西方乐器演奏中国风格的乐曲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琴弓下流淌的乐符带来新的色彩与艺术表现力。多年实践令我深有感触:音乐的传播与传承以文化内核为依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古典音乐的当代创新和中西音乐的对话融通。
对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得越深,越能萌生熟悉的感觉,与古典音乐两相对照,灵感倏忽而至。本次音乐会上的多首曲目取材于地方民乐,例如《扇影衣香》取材于山东胶州秧歌,同时从唢呐曲牌《得胜令》《水浪音》《斗鹌鹑》中提取核心动机旋律线,变形重塑,贯穿全曲。为呈现胶州秧歌的风采,我们反复观看演出视频,学习动作、揣摩神韵,并在作曲家刘豫徽的建议下,通过强调乐曲顿挫缓急的节奏变化,充分表现胶州秧歌泼辣、舒展、婉转相结合的艺术特点。
《娃娃要过河》的灵感来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经典民歌《龙船调》。创排伊始,我们便保留了这首民歌节奏轻快、情感真挚的特点,并在演奏中创新性地加入念白“(问)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答)我来推你嘛”,为表演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展现出土家族文化生动质朴的一面。当我在演出中喊出这句话时,观众席传来会心的笑声,音乐厅的气氛变得轻松又愉悦。
《点墨生香》则像一幅虚实相生的中国山水画,留白之处引人遐思。通过节奏的起伏变化,作曲家李陆源营造出“皓月当空、翠竹环绕,独坐楼阁、远望群山”的清幽意境。拿到曲谱后,我和王滔、张放前往故宫博物院揣摩元代画家黄公望、明代画家沈周的山水画作品,希望通过中提琴、单簧管与钢琴疏密相间的演奏,营造雅致空灵的氛围。
当创作者对音乐有着深刻理解、对生活有着独到感悟、对孕育这种音乐的文化有着真诚情感,演绎的乐曲也会具备弦外之音、言外之韵,引领听众沉醉其间。在与不同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中国音乐、中国文化、中国表达,拥有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韵味和魅力。
传承创新靠青年
音乐作品想要经久流传,不仅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与发展,也需要代际间的薪火相传。
我们的创作团队很年轻,大多是80后和90后青年音乐家,现场也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我们3人不仅是演奏者,也在音乐学院任教,和青年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引导他们用作品发声,身体力行地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青年音乐家要积极创新表达,作品想出彩,就要在原创性上下足功夫。音乐会的10首三重奏室内乐作品均由中国青年作曲家原创,五彩斑斓的华夏大地是他们驰骋灵感、挥洒乐符的舞台。《长城》的创作者王乐游是90后,17岁时赴德国学习音乐理论,作品以乐符为画笔,临摹长城光景的晨昏变化,讲述古老建筑的历史传说和文化底蕴,“长城”不仅是祖国形象的具象表达,也承载了他的家国情思。《丝路拾光》同样由90后作曲家李博禅创作,中提琴和单簧管的对话在钢琴和声中渐次响起,乐声悠扬,古老的丝路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铺展:黄沙漫漫,驼铃阵阵,中外商旅穿梭往来,文化交融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一场音乐会,我们用心用情,将散落在祖国大地的民族音乐带给观众欣赏,让留存于文化古籍的诗词音律变得愈发生动,给抽象的文化意象和文化精神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深入民心。这是音乐创作者的浪漫情怀与不懈追求,也是我们献给新中国的生日礼物。
(作者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提琴演奏家,陈熙芮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1日 17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