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3:27:45 来源: sp20241215
作者: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力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化的活的灵魂,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应运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方法,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层面深刻理解其中体现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统一的哲学意蕴。
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中华民族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汲取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实现综合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生命,汇聚起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强大动力。从中华大地生长出来的现代化赓续古老文明,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首先,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中华文明的历史根脉,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深化了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纵观人类文明史可见,很多原生或次生的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已中断或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华文明之所以文脉悠长,是因其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历史长河中将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不断对象化并丰富发展。以世界文明发展历程为参照,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绵延永续的根由,把握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就会认识到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我意识的核心,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之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通万里、融汇古今,积淀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具有充盈的文化创造力,其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化,成为体现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实在。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可歌可泣的中华儿女在奋力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同时,书写了一部精神上自立自信自强的中华文化重焕荣光的历史,使中华文明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继承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阐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具有的文明内涵,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前提。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体现了党对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道德规范、价值关怀及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深远宏阔的文化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体现了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主体性自觉,使中华文明“贞下起元”,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汇聚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精神力量。
其次,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彰显高度的文化自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规律性认识。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提出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纲领和主张,致力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原则,秉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文化精神,顺应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科学技术的时代要求,指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发展方向,强调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倡导科学文化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坚定文化自信视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保护承载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的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更好实现文明薪火相传。明确为什么人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坚持文化发展服务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使人们平等享受文化资源,共同参与文化创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书写了新时代光耀中华的文化篇章。
最后,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了开阔的世界历史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弘扬革命文化的时代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了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场域,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古今文化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此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追求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彰显了主体性自觉,使文化自信有了根本依托,呈现了中华文明从过去之我、现在之我走向未来之我的历史逻辑,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结晶。
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与“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科学回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运用“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必然,呈现了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中产生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归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表明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发挥现实的反作用,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亦有着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向度,实现了以守正为前提的文化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揭示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表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结果,文化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在实践中转化为文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现实的物质力量。文化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文化实践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此目的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根本上体现为其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由此获得中国文化性格,展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科学理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揭示了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独特价值,表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现了守正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这一重要理论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表明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和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拥抱和贡献世界,展现了内化于中华文明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凝结而成的现代文化形态,表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达到了新高度。
第二,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两个结合”是党实现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深层体现。中国特色的关键在于“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使“魂脉”和“根脉”相贯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结构性主体,不仅充盈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生命,而且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使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元素并彰显时代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深层次融入马克思主义,成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为其赋予科学理性精神,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文化性格,使经由“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要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不仅破除了传统和现代相对立的观念桎梏,而且在中西文明交融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文化综合创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在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上培育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承担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方能以熔铸古今、会通中西的思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个结合”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更深沉、更内在的具体实际,且作为具体实际的深层要素彰显其本质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融入中国人精神生命的历史实在,中国具体实际根本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象化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必然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现实的物质力量。只有坚持“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遵循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第三,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在一万年的文化史中持续培育发展的,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包含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对解决当今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必须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转化和发展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其相结合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获得实践确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体现为文化观念与时俱进及其转化为文明实体的内在逻辑,而且体现为历史必然。任何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都是流动的活水,都随时代发展而确定流向,其间虽或九曲十八弯,但终将大河向东流,从中呈现一种历史辩证法。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思想结晶,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方法。
文化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仅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向,而且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呈现了文化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刻理解这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领悟其中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并作出原理性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核心要义,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方略,表明我们党在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经体系化、学理化而升华为科学理论。用以体立,体在用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切实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其相结合并发挥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这不仅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明体,而且在实践创造过程中达用,从而体用贯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原则高度,成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运用好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按照“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的要求,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将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作为价值指向。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不断实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彰显实体性内容。为此,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推进教育现代化,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胸怀天下,秉持开放包容,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础。中华民族自古开通的丝绸之路闻名遐迩,流传着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人类文明的相处之道,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以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张超越中西文化体用之辨的近代观念束缚,使文明交融会通并不断吸纳时代精华。今天,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以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书写世界文明史的多彩图景。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底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造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4日 15版)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