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0:58:52 来源: sp20241230
【研究报告】
城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保持城市活力是增强现代化建设动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建设要“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指出,“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城市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应深入践行党中央关于建设富有活力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着力推动活力城市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同频同步发展,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1.何为活力城市,城市活力何为?
城市是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而城市活力则是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兴盛繁荣的综合反映,体现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因地制宜、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努力推动经济的活跃景气、社会的生意盎然、文化的兼容并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活力城市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活力是城市活力最重要的体现,具有充沛经济活力的城市,在自身实力持续壮大的同时,也能激活城市活力的各个维度,并带动全域经济共同发展。在促进经济活跃景气的城市建设实践中,有的城市不断增强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经济综合能级和影响力。如上海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以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有的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彰显经济韧性和创新活力。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活力重要支撑极的深圳,抢抓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新机遇,打造“创新之城”;每1000名深圳市民中就有超过200名创业者,推动深圳成为创业者的天堂。以制造业为主的常州,其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达二百多家,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集聚持续为常州筑牢“工业家底”,展现出卓越的产业活力。有的城市深入实践开放发展战略,打造开放高地释放开放势能,如成都抓住共建“一带一路”新机遇,从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龙头”。有的城市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三新”经济迸发潜能展现新活力。如先有沈阳凭着“不是欧洲去不起,沈阳更有性价比”爆火出圈,后有“哈尔滨”真诚待客一炮而红,东北以冰雪为媒,不断融入新元素、打造新场景、激发新消费。
“民,乃城之本也,人心往之,城必兴焉”。城市的核心是人,“近悦远来”是城市充满社会活力的显著标志。在促进城市面貌生意盎然的城市建设实践中,有的城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如成都积极开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形成“以人兴城、人心往之”的良性循环,成为全国第1个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且GDP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副省级城市。有的城市积极实施城市更新,推动老城焕发新活力。如南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实施“南京老城南小西湖街区保护与再生实践”项目,最终实现小西湖街区整体保护、设施优化、持续更新、活力激发的多元目标,以城市更新唤起老城区新活力。有些城市积极推进适老化、适幼化和无障碍改造,打造全龄友好示范样板。如北京大力推进室内适老化改造,逐步形成区级统筹、街乡主导、社区协调、居民议事和企业运作的“五方联动”新机制;河南开封广泛推广城市“红色议事厅”,用议事厅听取民意、发挥民智,创新性地采取了“3+3”电梯加装模式,让城市“有碍”变“有爱”。
文化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激发城市活力的基础性力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在促进文化发展兼容并蓄的城市建设实践中,有的城市与古为新,向传统要活力,在赓续传统的同时激发文化创新,滋养城市新生命力。如苏州始终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牢记于心,全力打造姑苏这座“活着的古城”,闻名于世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就是苏州独有的宝贵财富,其古韵今风、万象更新的特质吸引着无数游客。有的城市将文化融入经济发展血脉,用工业文化彰显不一样的城市秀带。如沈阳活化利用城市“工业锈带”,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秀带”,对重塑符号意义、聚集文化财富产生了深远影响。有的城市积极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成功开辟了一条依托红色文化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如遵义市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积极推行红色遗存保护利用、红色精神研究发掘、红色资源文旅融合、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红色文艺精品创作“五大工程”,成功探索出一条以红色文化保鲜地方文旅活力的新路子。有的城市则与时俱进,用数字媒介夯实文化活力底蕴。如成都大力推行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等“三城三都”建设,既成功孵化《王者荣耀》《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现象级文创IP,也通过熊猫文化、天府文化塑造了一系列新业态、新场景,以特色文化盘活城市活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关乎人民福祉,对保持和提升城市活力不可替代。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设实践中,有的城市大力推行小微绿地的挖潜与提升,塑造城市活力新场景。如北京以口袋公园持续提质增绿,修葺一新的北新桥街心花园、平安大街口袋公园、西单体育游园等都成功变身成为居民“后花园”“会客厅”和“健身房”,实现核心城区推窗见绿、开门入园。有的城市强化流域生态保护,着力推动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生态水平。如浙江钱塘江流域各城市强化流域生态保护,从钱江源头到东海潮头,一条大江徐徐铺展生态长卷,成为沿江维稳生态、承载福祉的秀丽风景线,营造出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陕西汉中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占地6.5平方公里的天汉湿地公园不仅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也化作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被誉为汉中市民的“幸福园”。
2.活力城市建设实践中存在哪些短板?
虽然我国活力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同时,正在全面推进的城市更新,也面临着产业及生活配套合理性不足、同质化严重、文化特质缺乏等挑战。
发展动力和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从发展动力来看,一些城市发展的动力来源相对单一,局限于一时一域,可持续性、可拓展性不足,未能形成动力永续、良性循环、互促互进的良好格局,更难以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科技创新、产业迭代等方面的要求。从效率来看,一些城市的劳动和土地等要素生产率有待提升,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还不够高,资源利用的集约高效水平还有待提升;在城市单个系统运行上效率还不高,例如部分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运行低效;在城市不同板块之间,乃至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协作还不够高效,如城市内部板块的发展联动以及与城市外部的同城化、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待加速推进。
活力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还不够稳固。比如,公共服务不够均等、贫富差距拉大等,可能削弱社会凝聚力,影响社会发展活力的充分释放。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和习俗受现代化冲击,城市文化特质面临消失风险,可能削弱城市吸引力,影响城市认同感的塑造。一些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公共交通、城市绿地供给不足,空气、水质等问题依然存在,与市民所要求的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还有差距。
城市治理的支点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一些城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数据共享和系统互联互通仍存在壁垒,影响了治理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一些城市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和机制尚不完善,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难以充分融入决策过程,制约了城市治理的科学性。
3.如何进一步激活和提升城市活力?
对于不同城市来说,保持和提升城市活力的核心在于紧扣城市自身发展的独特属性,以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四大活力领域为重点,增强活力城市的动力源,并以智慧治理和城市更新为支点,积极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宜居的生活空间,为现代化建设催生澎湃动能。
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持续推动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活力。针对城市传统产业,应充分利用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生产、流通、消费模式的深远变革,使传统产业重焕生机与活力;城市创新发展目标应紧密追踪全球科技前沿,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增强自主创新的核心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的研发瓶颈;持续推进区域人才政策革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人才“活水”激荡经济活力“一池春水”。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努力建设美好宜居城市,“以人兴城”激发社会活力。应注重协调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距离,加快形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以满足居民的共性服务需求;推动公共服务不断下沉,全力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助推优质教育公平可及,将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郊区特别是新城布局,确保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以“三区一村”改造为主的城市更新,将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提上日程,构建更为舒适便利的人居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如实施促进青年人才发展的区域规划、优化青年就业创业条件、加强青年住房支持政策、减轻青年家庭负担、提高青年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等,促使更多年轻人才投身城市,为城市社会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彰显城市特色传统文化价值,焕发城市文化活力。保护和赓续城市文脉,盘活文化资源,统筹塑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把文化价值融入城市血脉,勾勒出城市文化的活力基调;杜绝大拆大建,突出城市性格,活化利用历史特色文化街区,注重对传统历史文化活动的引导;推动城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改造新建,塑造城市记忆新地标;加快发展城市数字文化产业,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文化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构建覆盖城市群的“文化走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旅游产业规划之中,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整合,充分发挥文旅产业能动性。
以高水平生态环保为依托,激发城市生态活力。进一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工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绿道,打造街心绿地、湿地和“15分钟公园圈”,以期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加快推动生态文明体制的构建,建立生态文明责任体系;以“绿色”为城市发展底色,推动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新兴产业集聚,着力推动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倡导绿色出行和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建设。
以高效治理赋能韧性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新机制。应以场景治理创新数字化治理模式,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促进城市生活品质和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关注城市安全运行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领域,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多维度预警监测;以党组织为内核,通过凝聚和整合城市基层社会中的各类社会组织,指导基层群众开展有序自治,构建“一核多元”社会治理体系,以基层治理焕发城市治理新活力。
(作者:邓智团,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漆肖琪,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助理; 明亮,系成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