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贯通、横跨五城 “轨道上的大湾区”再加速

发布时间:2024-12-30 01:28:42 来源: sp20241230

  5月26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正式开通运营,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形成一条西起肇庆、东到惠州的大湾区东西向交通大动脉。

  粤港澳大湾区最长城铁

  目前,这条线一跃成为广东最长城铁,沿线经过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5个市。这条线路的一大亮点就是,全线实现公交化运营,乘客随到随走,无需提前购票。

  “四线”贯通指的是哪四条线呢?

  这四条线自西向东分别是:佛肇城际、广佛南环、佛莞城际、莞惠城际。

  此前,最西边的佛肇城际与最东边的莞惠城际已经开通运营,这次开通的是中间的广佛南环与佛莞城际。这四条线首尾相连,沿线串起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5个城市,总里程达258公里,形成一条西起肇庆、东到惠州的大湾区东西向交通大动脉,列车最高时速达200公里。如果从广州番禺出发,30分钟可直通佛山、东莞,60分钟抵达肇庆、惠州。

  穿梭城市动脉 带来同城生活

  “四线贯通”当天一早,家住广州的陈红一家人来到了广州番禺站,既是为了体验新线路,同时也是前往东莞市赴家人的生日之约。为此,她专门买了首班车的票。让陈红一家人始料不及的是,像他们一样前来体验新线路的旅客不在少数,安检站排起了大长队。等到他们进站之后,首班车已经开走,但他们却也并不着急。由于采用了公交化的运行方式,市民不但可以随到随走,城轨列车的班次也更多了。陈红说,这些交通大动脉的贯通,大大缓解了她的出行焦虑。不只陈红,这条被市民称为“粤港澳大湾区最长地铁”的线路,让更多人在湾区内过上了“同城”生活。

  制度创新 湾区所需

  广东最长城铁何以贯通?这条线路横跨五个城市,涉及轨道交通的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当地为此打通哪些堵点?

  暨南大学教授 胡刚:城际轨道地铁化运行,其实是一个管理体制的创新,也是改革的成果,它对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起到了一个基础性作用。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13.6万亿元,人口规模超过8000万人,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专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探索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有其现实需求。

  暨南大学教授 胡刚:因为大湾区每天跨城上下班、居住都有这个需求,有100多万人跨城,就是广州和佛山每天有三四十万人在跨城,有城际轨道可以一票制刷卡进去,那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方便的。

  据了解,当前,城际轨道的投资建设主要由省一级政府主导。在这种情况下,2021年,广东省政府出台政策,将已建成和在建的珠三角城际项目,整体移交给广州地铁集团运营和建设,这为轨道交通的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

  暨南大学教授 胡刚:全国其他城市也有这方面的改革,可能这个模式也不一样,但是总体上不是很全面的,有的路程也比较短。广东这次是有200多公里4条城际轨道,系统化、全面推动比较有力。省里负责城际轨道的建设投资,运行权下放给广州市,说这里面主要还是一个利益的平衡问题,就是省里跟市里利益统一,大家为了大湾区融合能够达成协议,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软联通的一个典型案例。

  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目前,大湾区正大力推动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模式,发挥铁路网的最大效率,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将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四网融合”,发挥铁路网的最大效率。因此,在硬件设施不断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有专家建议,应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化运营和双票制,尽量让旅客随到随走,便捷出行。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运院副总工程师 韩振江:我们后续的项目,包括我们正在研究的项目,也都是沿着这种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运营的思路来开展相关的工作。票务系统的话,12306跟公交的一卡通融合起来,这实际上也是管理制度的创新,这也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旅客随到随走,给旅客提供极大的方便。

  而要融合发展,专家建议,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实现。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粤港澳交通基础设施创新联合实验室主任 胡迟春:推动运营一体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多种交通方式,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建立综合的信息平台,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乘客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规划最优的出行路线。

  湾区轨道建设加速 2035年将达5700公里

  “四线”贯通后,将怎样助力大湾区经济发展?

  截至2023年底,广东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5736公里,其中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700公里。按照规划,预计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及在建里程将超4200公里,2035年达到5700公里。当前,“轨道上的大湾区”正跑出“加速度”,湾区内要素流动愈发便捷,人流、物流活力持续提升。

  推动交通设施一体化

  城市之间的潜在要素竞争关系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意愿不对等,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使各个地方政府把集聚要素、避免虹吸作为重点工作,连通“断头路”的意愿较低。

  缺乏突破府际竞争这一现实障碍的有效政策工具,无法保障合作落地。这就需要国家战略嵌入规划,推进地方务实合作。

  早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把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并举列为推动大湾区要素高效流动的重要举措。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责任主体,广东省2020年起被列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实践条件。此次四线贯通,是广东城际轨道与城市轨道建设运营一体化实践的重大突破,也是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的里程碑事件。

  从建设上看,为打通建设堵点,广东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在政策批复、资金筹措、投资开发等方面给予四线建设充分支持和保障。从运营上看,广州地铁集团自2022年起就逐步接管城际铁路,并开始试行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模式,从车次间隔、安检互认、便捷换乘、票型设计等多个方面探索多层次轨道交通的深度融合,为四线贯通积累了良好的运营和管理经验。

  促进大湾区全方位合作

  此次贯通运营的四线全长258公里,串联大湾区11座城市中的5座。像这样立足城市群构建轨道交通网络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是首创的。

  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五座沿线城市的GDP总额超过6万亿,区域常住人口达到5000万,而且覆盖多个重要的产业功能组团、科创科研枢纽,生产要素齐聚,所以说这是一条交通线、经济线,更是一条人才线、活力线。相信五座城市之间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方面的通力协作,将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包括产业在内的全方位合作,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