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8:57:25 来源: sp20241221
日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完成了2023年度教育强国指数测算。结果表明,与2022年相比,中国在全球的位次上升2位,排第21位,是10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
教育强国指数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如何从指数中读懂我国教育发展?
“一年来,教育强国指数的上升主要表现为:优势指标不掉队,短板指标有提升,创新指标有突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马晓强说。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马晓强告诉记者,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赢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多次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表现抢眼,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映出的学生阅读、数学等学科的合格率与PISA测验反映出的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达标率基本相当,整体达到排名前15位国家水平。同时,一年来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中有升,2023年达到91.8%。
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高教方面,我国进步最明显的是高等教育普及与办学水平指标。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2%,与排名前15位国家的平均水平(86.9%以上)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高校排名中,我国入选Top200的高校数逐年增加。
马晓强还表示,从教育强国指数看,一年来教育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两个主要成就:一是我国科学家占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比例逐年提高,位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二是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中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占比位于各国前列,持续保持在40%以上。“我国数字化人力资本得分不断提高。根据欧盟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DESI)的扩展版本(I-DESI)中对全球约50个国家数字化人力资本的分析,我国近年排名提升,最新排名为第15位。”
从指数看,未来的教育会如何发展?
马晓强说,今后排名每提升一位,都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补齐短板,找准发力点,才能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他建议,高度重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应提升学生和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认知水平。通过编写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开展体验式培训和交流等活动,帮助他们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强大能力以及潜在风险,体验获得感、消除陌生感,鼓励和支持师生成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实践探索者。”
继续巩固我国的STEM教育优势,也是马晓强关注的发展方向之一。他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对STEM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应进一步夯实我国STEM教育地位。可充分利用我国理工科专业学生生源好、规模大等优势,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快推进新工科教育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形成中国特色的STEM教育模式。重视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聚焦理工科短板加大科研经费支持。
(记者 晋浩天)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