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18:24:17 来源: sp20241223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张梦然)B型发射星(Be星)迄今一直被认为存在于双星系统中,但英国利兹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质量Be星实际上可能位于“三体星”状态中。这一突破性发现可能会彻底改变天文学家对宇宙中一些最大和最常见恒星的理解方式,因为Be星被认为是验证恒星如何更普遍演化理论的重要“试验台”。
Be星由气体组成的特有圆盘包围,类似于太阳系中的土星环。尽管Be星为人所知已有大约15年历史,但迄今没人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天文学家迄今达成的共识是,这些圆盘是由Be星的快速旋转形成的,而这本身可能是由这些恒星与双星系统中的另一颗恒星相互作用造成的。
通过分析欧洲空间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天文学家发现了这些恒星实际上存在于“三体星”系统中的证据,即三个天体相互作用,而不仅仅是两个。
研究人员观察了恒星在夜空中移动的方式,较长时期约10年,较短时期约为6个月。他们观察了两组恒星——B星和Be星,结果发现,Be星的伴星比例比B星要低。研究人员随后查看了一组不同的数据,寻找距离较远的伴星,在这些较大的距离下,B星和Be星之间的伴星比率非常相似。
由此,研究人员推断出,在许多情况下,第三颗恒星会发挥作用,迫使伴星更接近Be星,以至于质量可从一颗星转移到另一颗星,并形成特征性的Be恒星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再也无法见到这些伴星,因为在被“吸血鬼”Be星吸收了如此多的质量后,它们变得太小、太微弱,以至于无法被探测到。
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天文学家认为双星系统是恒星演化中极其重要的元素。但新发现的“三体星”系统,可能会对天文学的其他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包括对黑洞、中子星和引力波源的理解。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