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1:56:09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网8月7日电(魏晨曦)日前,亚太股市剧烈震荡。两日之内,以日股为代表的亚太股市大幅跳水,又快速反弹,如同陷入一场巨大的风暴。
当地时间8月5日,受全球股市抛售影响,多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日韩等国股市暴跌,甚至有市场屡次触发熔断机制。
这次股市波动,日韩股市为何首当其冲承压?长远来看,还会在哪些方面造成影响?未来还会有新一轮波动吗?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徐秀军接受中新网专访,展开解读。
日韩股市为何首当其冲?
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8月7日开盘,日韩股市齐跌。日经225指数低开1.60%,报34122.35点;韩国综合指数低开0.27%,报2515.27点。
此前,日本股市5日暴跌超12%,日经股指创1987年以来最大跌幅后,又在6日开市后反弹,一度上涨超3200点,创下有史以来交易时间内的最大涨幅。日本股市为何在此时有这样的表现?
徐秀军表示,日本股市的“黑色星期一”,是近期日元急速升值冲击日本股市,导致脱离实际经济增长的金融资产泡沫破裂所致。
他进一步指出,“整体来看,日本股市的大幅波动,实则反映出整个市场对于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认知较强,市场信心容易动摇。”
徐秀军认为,这也表明,未来全球股市出现这种“不确定性”的可能性还很大,“大跌大涨”将进一步体现出来。
日本市场之外,韩国股市也跌势凶猛。5日,韩国主要股指KOSPI和KOSDAQ盘中暴跌均超过8%,双双触发熔断机制。
对此,徐秀军指出,不同地域的股市互相影响、联动性较强,从日本股市的波动可以看出全球股市的“涟漪效应”。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澳大利亚和土耳其等国的股市也有调整,并波及欧洲乃至美国华尔街。
“目前来看,与日本同处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受影响较大,其中,与日本优势产业有些趋同的邻国韩国股市所受冲击明显,跌势猛烈。”徐秀军解释道。
对A股市场影响几何?
亚太“股市风暴”来袭,中国A股市场受到哪些影响?
专家强调,全线暴跌之际,中国股市抗住剧烈跌势,收盘仅小幅下滑,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受到的冲击相对轻微。
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中国A股三大指数5日开盘逆势上扬,上证指数涨0.07%,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涨0.37%和0.42%。午市后,三大股指回吐涨幅,震荡波动后集体下挫,收盘跌幅介于1.54%到1.89%之间,仍小于亚太其他市场。
该媒体分析称,在海外风险资产波动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受益于国内政策加码以及流动性预期改善,而具有相对吸引力。当前中国资产性价比显现,有望迎来海外资金回流。
徐秀军进一步指出,目前,尽管全球出现股市波动的情况,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这种轨道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
美股市场早已“不安”?
实际上,在亚太股市8月5日刮来这场“黑色”风暴之前,美国股市早在8月2日全线大跌,“市场已经感到不安”。
上周,美股的波动已经引发了全球市场强烈关注。路透社分析称,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跌,引发海内外市场抛售,造成美股收盘大跌。
徐秀军认为,此次日韩股市大跌、全球资本市场波动背后,与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引发投资者对美经济状况恶化的担忧有关。
而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开始释放疲软信号。一份近日发布的美国就业报告显示,该国7月就业增长放缓幅度超过预期,失业率升至4.3%。
分析称,这项数据的意外跳升,触发了衰退指标“萨姆规则”,让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大增。当地时间8月6日,美股开盘后,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市场在6日出现的反弹,不太可能缓和金融市场弥漫的不安情绪。
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
此次全球股市巨震,有人担心,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将至。
对此,徐秀军认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若要发生,需要具备“触发因子”。目前来看,在具有这种重要系统性影响力的国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国。
他分析称,首先,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表现值得关注;其次,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走向还有待观察。
徐秀军解释道,从历史来看,美国进入大幅度的加息周期、再到进入降息的转换过程中,容易导致国内的金融系统出现问题,随后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外溢效应,从而可能引发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此外,专家还认为,在今天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竞争性和排他性较强,阻碍了世界范围内相关政策的协调。这导致有效防范风险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增加了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为防范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发生,各国应如何应对?
对于外部市场的非正常大幅波动,徐秀军认为,一方面,需要对此保持警惕态度,另一方面,还应加强自身的经济预期管理,为海内外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因素。
徐秀军表示,维护好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是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的根基。同时,应加强世界范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使全球市场对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有较好预期,减少中国市场受到外部的非正常干扰。
(责编:林凡巽、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