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育”

发布时间:2024-12-12 18:22:26 来源: sp20241212

原标题:“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育”

当前,“两个大局”交织激荡,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好一条道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科研人员有点精神与追求,能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科学真相、投身原始创新。实际上,很多原始创新都是来自创新拔尖人才的偶然所得。

这些“偶然所得”,从哪里来?

第一,来自精深的知识基础。物理、化学、数学、生物……想在任何一个领域取得原始创新成果,肯定离不开扎实的知识积累和专业素养。

第二,来自学科交叉的科研环境。科学发展到今天,只凭单一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重大问题,已经比较难了。举个例子,光学领域总是想把光点聚焦得更小,但光斑尺寸根据瑞利散射定律最小直径是2倍波长,这是极限。最终破解这个难题的是一名化学家,他发明了一种可以改变折射率的材料,突破了这个极限。

第三,来自原创的高端的科研设备。国外很多著名实验室都是凭借自主研发的先进设备,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引领科技前沿。简单说,别人有独一无二的设备能看得见,你没有设备就看不见,你怎么做这个科研?所幸的是,我们国家已经开始关注并实施一些原创重大基础设施和仪器专项。

上面这三点,都是针对创新拔尖人才而言的。问题是,创新拔尖人才从何处来?

我认为,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育。国家重视推进强基计划,主要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以往的教育方法,往往是按一种定式将每个学生变成一块能用的“砖”,希望他们能垒起不同的建筑。但重大原始创新,一定不是有很多“砖”就能实现的。像清华大学的“姚班”(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就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路。班主任是思想特别活跃的大科学家,他为学生定制课程与培养计划,经常会讲一些科学发现的解决思路,同时也会提出很多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们个性化成长。

那些科学大家们,为什么能走得更高、更远?这跟他们的思维方法和人文情怀也是有关系的。如果你没有批判性思维,不去思考问题,就谈不到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更谈不到取得原创成果。如果你总是满足于现状,没有更高远的理想和追求,也就不会有动力去攀登险峻入云的科学高峰,更不会去闯荡前途未卜的科学“无人区”。

新时代新征程,大学必须勇担育人使命。要把最好的资源、最多的温暖、最新的思想倾注到学生身上,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内在创新潜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人才基石。

(本报记者罗旭采访整理)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