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4:48:13 来源: sp20241224
几年前,笔者曾去一家美术馆参观珂勒惠支版画展。观展结束后,又在馆内DIY了一幅简易版画,这次活动令笔者对珂勒惠支的生平、作品以及版画史有了一定了解,也让笔者知道了版画制作过程,可谓一堂记忆深刻的社会美育课。如今,类似的社会美育活动正在喷薄涌现,比如相关机构展出艺术佳作,同时设置观众体验活动;再如组织电影节展演经典作品,并邀请艺术家为观众讲述创作心路历程和艺术观点;各地政府也积极支持社会美育活动,力图为大众创造更多接受美育的机会。
爱美、欣赏美是人的天性,美学家朱光潜曾提到,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活动,“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北宋画家王希孟有感于庐山和鄱阳湖之鬼斧神工,画下《千里江山图》;后世舞者感慨于《千里江山图》之精巧秀美,创编了舞剧《只此青绿》;网友看过《只此青绿》,踊跃地进行各种二次创作。从古至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存在于人类血脉之中,提倡美育正是遵循“人性”作出的自然选择。
美育是一堂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课。美育可以从书本理论中汲取经验技巧,但接受学校美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要培养审美能力、发挥美育对人成长发展的作用,还需要亲身经历、亲自体会,从中提炼对美的感受,在校内校外、在长时段内接受润物无声的化育。我们看到,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在美育方面的协同作用;我们还看到,《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掀起传统文化美学风潮,国产音乐剧、舞剧井喷式发展让音乐之美持续感染观众,各大博物馆的馆藏展出让大众不断体悟来自历史深处的光辉。重视社会美育、以美浸润人,会使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丰富,还能强化文化自信,为更多人讲好中国故事“拨亮灯火”。
网络时代,社会美育这堂课呈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流媒体发达,一部分美育活动转移到线上,比如可以通过小程序“云游”展览、通过视频App欣赏话剧等,社会美育的途径更加多元,互相探讨交流的渠道更丰富,同时还产生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良好美育环境。但另一方面,网上可能存在恶意曲解“美”的声音和作品,也应仔细甄别、坚决抵制,防止其对自我的“浸染”,一道托举起积极向上的社会美育环境,为他人接受正向社会美育出一份力。
百年前,教育家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提出,美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现今,越来越多人正在认真上好社会美育这堂课、努力受到社会美育的涵养。愿鉴赏美、创造美的种子继续在大众心中发芽开花,结出累累果实。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