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共建“一带一路”·权威访谈)

发布时间:2024-12-15 18:04:06 来源: sp20241215

  十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领域合作取得一系列实打实、沉甸甸的合作成果。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共建国家加强经贸领域务实合作,规模稳步扩大,质量持续提升,携手实现互利共赢。未来,中国将持续深化与共建国家务实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个“更加”凸显经贸合作量稳质升

  中国与共建国家经贸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效,郭婷婷用三个“更加”来概括。

  贸易投资更加深化——

  “中国超大市场为共建国家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来自共建国家的商品在中国整体进口中占比已经接近一半。”郭婷婷说。

  郭婷婷介绍,中国是110多个共建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2022年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规模接近2.9万亿美元;2022年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超过300亿美元,吸引投资超过200亿美元,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促进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推动了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能和活力。

  项目合作更加丰富——

  这十年,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的完成营业额,每年都超过1000亿美元。

  中老铁路通车,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竣工,推进菌草、杂交水稻等一批“小而美”项目……细数标志性项目、援外成套项目、惠民生项目,郭婷婷说:“这些合作项目,助力共建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互通,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了共建国家的发展能力。”

  平台机制更加健全——

  郭婷婷介绍,中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自贸协定,特别是推动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建成了全球最大自贸区;与相关国家签署了47个绿色、数字和蓝色领域的投资合作备忘录,“丝路电商”合作伙伴国增加到30个,新领域合作不断拓展;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投洽会、数贸会和一系列区域性展会,鼓励和支持各国企业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共建国家拓展发展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领域。郭婷婷介绍,十年来,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2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万亿美元。

  郭婷婷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共建国家夯实发展基础,拓展发展空间,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行业分布广泛,涉及交通运输、民用建筑、电力工程、石油化工、通信工程、工业建设、水利建设、废水处理等诸多领域;

  二是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包括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蒙内铁路、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等,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力和显著示范效应;

  三是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今年前8个月,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新签订节能环保类项目合同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充分体现了“绿色”这一共建“一带一路”鲜明底色;

  四是有效惠及当地民生,累计在共建国家实施援外项目超过1600个,建设了一大批教育、卫生、环保、减贫等项目,助力共建国家增进民生福祉。

  郭婷婷说,下一步,商务部将指导企业扎实推进境外项目建设,推动更多高质量项目落地,将着力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战略对接、规划对接和产业对接,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项目互联互通;二是推动对外承包工程提质增效,支持设计咨询企业走出去,促进投资、建设、运营综合发展;三是拓展合作新领域,引导企业加强绿色基建、新型基建合作,助力共建国家实现绿色发展、数字化发展;四是深化三方和多方市场合作,发挥各方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特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深化经贸合作推进与共建国家签署自贸协定

  “从实践角度看,自贸协定能够有效稳定和深化参与方的经贸合作,促进企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郭婷婷说,目前中国已同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自贸协定,其中包括20个共建国家。

  她介绍,十年来,中国与韩国、格鲁吉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签署双边自贸协定,与东盟、智利、新西兰等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2020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和日韩澳新正式签署RCEP,今年6月已对全部15个成员生效。

  “总的看,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郭婷婷说。

  郭婷婷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部署,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RCEP,推进与东盟、海合会、塞尔维亚、洪都拉斯、新西兰、秘鲁等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进程,让参与方的企业和人民更早、更多享受到自贸协定的制度性红利。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谢希瑶、潘洁)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2日 02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