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作文 难题怎么破?

发布时间:2024-12-31 06:26:59 来源: sp20241231

  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讲;好不容易憋出来几句,可能文不对题、逻辑不通、用词不当、空话套话多……当下,一些孩子正面临着不会写作文的苦恼,不少老师和家长也发出“教不会”的叹息。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写作文根本就不算问题,更称不上难题,在诵读经典时、在观察习惯的养成中、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就把作文写好了。

  “写作文就是玩”

  下雨天,拿出不同的材质纸,听雨点打在纸上的声音有何变化,在纸上挤上颜料,观察雨滴会创作出怎样的泼墨作品;分别在空旷地、房间里听雨,看有何区别;仔细辨别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哪些不一样……这是北京“海淀妈妈”王若君带女儿收集作文素材的平常经历,也是亲子互动时的温馨瞬间。在他们眼里,“写作文就是玩。”

  玩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细致观察的习惯。在北京气温多变的春天里,王若君会带孩子走上街头,看穿羽绒服和短袖的行人,母女俩会谈论“二八月乱穿衣”的原因;女儿小时候,她们经常做“蒙眼猜人”的游戏,蒙上眼睛,根据脚步声,判断旁边走过的是老人、孩子,还是年轻人;观察早晨上学和晚上放学时太阳颜色、光感、温度的不同,思考背后的原因……“通过刺激感官,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会觉得生活很好玩。”王若君说。

  观察能力有了,接下来是表达能力的培养。家长们都喜欢给孩子读绘本,王若君也不例外,但她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带着孩子进行“二次创作”,改中间段落、改结尾,重新编故事,“故事其实就是作文。”时间久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越来越强,看到李白与用铁杵磨针的老奶奶的对话,王若君的女儿结合自己的理解改出了七八个故事版本,妙趣横生。

  民进会员、杭州萧山区高中语文教研员郑圆圆本人也是“玩着写作文”的受益者。当年上学的时候,她和三五个要好的同学相约接力写小说。第一周,一个同学写两千字,下一周,另一个同学跟着故事情节继续创作,第三周,再轮到下一个同学……郑圆圆称,“同学们兴致盎然,内心涌动创作的热情,大家想努力地写好这个故事,这很好玩。”

  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李静提及自己最初的文学冲动,总会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单位宿舍后的那片麦田,她在里面奔跑、挖野菜、捉迷藏,然后晚上在院子里看星星。现在,如果有孩子在春天学《桃夭》这首诗,她会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公园里看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体会经过一个寒冬酝酿后的蓬勃生命;如果是在夏秋季,她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采摘,去看肥硕的桃子如何把树枝压得低低的,然后亲手拧下一个大桃子,理解何为“有蕡其实”。李静称,“把时间线拉长,孩子见到的一草一木会投射进‘诗意的眼睛’里,凝结为笔下灵动的文字。”

  落笔难、套话多,怎么办?

  因为把女儿培养成了“作文达人”,王若君在朋友圈里小有名气,常有朋友把不会写作文的孩子送到她这里接受“培训”。有一个男孩提起写作文就头痛,但是酷爱足球。王若君试着跟他聊足球,知道了他最喜欢的球星。“他也有不少缺点呀!”王若君与男孩辩论,故意使出“激将法”,“你要是不服气,可以把理由写下来。”抱着维护偶像的心态,男孩开始写作。之后,他还试着写评论性文章,发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一大波点赞。慢慢地,男孩写作的信心建立起来了,“原来写作可以这么好玩”。同时,他对足球爱得也更深了。因严重腿伤,男孩被迫缺席了一场重要比赛。当队友在绿茵场上驰骋时,他拄着拐杖到现场给大家加油。“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能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通过文字,孩子内心深处那股自立和自强的劲头会被看见、被强化。”王若君说。

  李静遇到过一次家长和孩子在写作文时的“交锋”。教师要求以“我想养的动物”为题写作文。孩子想写的动物是叶海龙,但家长不知道叶海龙是什么动物,认为写叶海龙“跑题”了,逼着孩子写了小金鱼。文章虽然几经家长的修改最终成稿,但在李静看来,丢掉了孩子最纯真的那些表达和观察,显得“面目可憎”。

  有的孩子是落笔难,有的却是习惯写一堆空话套话。“有些孩子比较喜欢说‘大话’,但真情实感不够。”据郑圆圆观察,如果学生对笔下的事物不了解,即使洋洋洒洒写出一大篇文章,读者依旧能感觉得出来其中的“错位”,“读的时候会觉得不真实,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王若君观察到,有些五六年级的孩子写作文时,习惯将背过的好词好句往文章里套,结果是,文章“像别人写的”。怎么办?王若君先让孩子把想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录音、让他听,重复多遍找到感觉后再去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是自己的了”。

  如何提高中学生作文的“思维含量”?

  李静认为,从孩子的年龄看,10岁左右是分水岭,10岁以下孩子的文章,如果充满想象力,都是好文章;从10岁开始,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他们开始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因此,对于这些大孩子写文章,李静会提出新的要求,首先,逻辑要清晰,其次,要注重思想的深度,第三,辞藻无需华丽,但要“文质彬彬”。

  与李静一样,郑圆圆拿到学生写的文章时,最期待看到其中的“思维含量”。“一个孩子有没有自己的思考,思考角度是否多元,思考深入程度如何,一目了然。”遇到一线教师指导学生作文,郑圆圆会叮嘱指导老师,要多引导学生写出他们的“思维含量”。她知道,要满足这个要求,在平时,学生需要在思考角度和涉猎内容上,就要注意“更多一些、更广一点”。

  2023年的上海语文高考卷,郑圆圆对作文题目大为赞赏。题目就一句话: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就此,请学生写一篇文章,谈谈认识和思考。“题目有两层意思,第一层,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好奇心是前提条件,学生可以聚焦于好奇心写;第二层,除了好奇心,还有什么?此时,‘留白’给到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学生写出的作文水平高下立判。“视野广阔、思维含量足的孩子,他拓展的内容可能会比较‘高级’;而天天刷题的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就可能比较普通。”

  在李静看来,写作中,最难解决的是“立意”的问题。为此,需要把功夫下在平时,佐以大量“带着思考的经典阅读”。“阅读最重要的意义是提升孩子的思辨力、洞察力、逻辑分析能力。”李静称,尽管她女儿已到了课业繁重的高中,但依然会挤出时间用于大部头阅读。

  七八年前,李静开起“小学堂”。她利用课余时间,带着自己和朋友的孩子读经典,《诗经》《山海经》《古神话选释》《西游记》《论语》等。一段时间后,李静惊喜地发现,经典的沁润,为孩子带来了独特的思考视角。一次,一位六年级小朋友学习《论语》后,在语文毕业考试中写命题作文《最美的风景》时如此写道: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概括为一个词:“仁德”。在紧张的考试时间段内,这个孩子在写作时不谈自然景观,也不谈好人好事,而是迅速想到以“德行”为“美景”,李静称叹:“立意高远”。

  在李静的心里,写作能表达、记录生命的不同时刻。如果一个人的作品能被他人感受,形成心灵的沟通和共鸣,传递生命的经验、价值,就进入了写作的更高级阶段——社会功能之中。再往上,是写作的文化功能。司马迁通过《史记》,让别人理解了他“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思考和答案。两千多年里,无数人阅读他的思考,并在他思考的基础之上被点燃,甚至能再往前迈一步,此时,李静觉得“写作无比伟大而浪漫”。(完)

  (《中国新闻》报记者张乐报道) 【编辑:胡寒笑】